坐在邻家的cafe,点上一杯拿铁,任由咖啡香侵袭鼻尖,观察着偌大落地窗外,匆匆过往的各色人等,有时候会想起友人Lucifer三月份时的一句话:“人生会不会是一场永远无法醒来的梦?”
对此,我没有答案。可最近心血来潮,想着,这即便是一场梦,我也要打造一辈子的图书馆,毕竟这也是生而为人的“梦想”之一,即便是梦,也要华华丽丽。
为何有这个想法?因为人生是极为有限的,很多书并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无用的书,就少了多读一本好书的时间和精力。这也缘起于梁启超的《国学要籍研读法四种》一书。书中从经、史、子、集四部,分别叙述了中国学人应读的书,以及从何读起、如何读法。
多年一直想着一件事,无际无边的书海里,也许存在着一条脉络,可以沿着它,沿路拾遗,或能偶获至宝。于是,总是希望找些捷径,找到名人推荐的所谓“必看”的书。如此并非一无是处,在完全没有头绪时,这也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之一。但若想再进一步探究,决不能止步于此。
如果用一生的维度去考量一件事,没有人能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到底这辈子究竟想要些什么。因为人这东西并不是机器,本无标准活法,读书定然也是如此,本无必读之书。很喜欢朱光潜先生的比喻,读书犹探险,自己须费些功夫去搜寻。
所谓的必读书,也许只不过是一条线索,或者说是社科常识基础所必读。作专门的学问,或者说想稍微深入些,不经自己深度思索,想必是不可得的。这些年的盲人摸象,渐渐明白,有些事光靠想,永远没有结果。只有真正做起来,积累多了才能透过人生路途中的迷雾,所要读的书才能渐次呈现眼前。
又者,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曾不倦地“教唆”,但凡书非原作不可读。任何一个民族的经典,从来就没能被翻译。他的意思是,任何的翻译,都难以企及原著的高度。原因是,很少有能达到语言、专业、思想等三个层面与原作者匹敌的翻译家。如果有,理论上,翻译者可以自行著书,而无需拾人牙慧。我的理解是,这背后还有一个层面的东西,那就是语言背后的文化,有些文化在另一个文化里,根本无法找到对应的文字。所以,梭罗会说,像《荷马史诗》、《伯罗奔尼撒》这类的书,从未被“翻译过”。类似的观点,佛典的翻译大师鸠摩罗什也曾在临终前表达过。
基于上述的原因,近来确定了找书、读书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确主线,需深挖;非主线,缓图之。
一旦确立了航向,就要时刻提醒在这趟征程里,没有任何事可以动摇主线任务,绝不可以一日瀑,十日寒。苟日新、又日新才是正道。路途上的诱惑、威胁等等,都要放下,时时回顾,才能做到不忘所谓的初心。
以对自我的探索为例,2019年定义为寻找自我元年。那么有一件事,必须搞清楚。那就是,自我脑子里的各种各样观念从何而来?
我相信那句话:“人非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这个学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是包括过往的经历、生活的环境等等因素,综合而成。吴晓波在《大水大鱼》一书有这么一句话:“不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
我改写了一下,除非经由纵深的记忆,否也人不能抵达自己。
纵深,代表着决不能仅是自己以及有生以来的记忆,而至少应该包含父辈爷辈,因为他们的时代与经历,塑造了他们性格底色,进而循环影响下一代。我坚信,其中必有迹可寻。如此一来,史书、真实的史书、多方视角的史书,不能不读。读史不仅仅是知过往,更重要的是,以此来观察这个时代,以及自己各种观念的源头。
主线从《史记》、《第三帝国的兴亡》。前者,被梁启超如此评价:“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鲁迅评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众多名家云云,不再累述。于我而言,读之可以认识有史以来,中国人之国民性,毕竟这东西自古以来也没变多少,不然儒家学说也不会感叹,“此以没世不忘也”。
后者,是基于更深度地认识,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世界的格局何以如此,我们生存在这样的现状,至少应该知道些什么?二战的结果及之后的美苏冷战,可以说造就了今日的格局。为何中美建交、中美贸易战等等,一定可以从中找到蛛丝马迹。看似离我们很远的历史及大事,可是却影响了二锅头的销售价,不可不知。
除此以外,一切其他的阅读都应该是辅助,围绕主线展开,仅此而已。
二是,非原著,不可读。
例如读英文书就读原版,有文言文书就读文言文。虽然读的过程有些艰难,经常会遇见不明白、晦涩之处,需要勤查字典、找释义等等。但慢慢坚持下来,渐渐能体会到一些妙处。不用假他人的阐释,更有利调动主动思考的神经,结合过往人生经历,真正地为理解这个世界,解决现实问题而读书。阅读的过程,当然也是认识自己认知能力边界的最好时机。攻克所有的不解、未明之处,就是精准提升能力的不二法门。读英文原版书如此,文言文亦如此。
以上的两个原则,帮我确立了很多工作。可懂得这么许多道理,我真的就做好了么?当然不是,万里长征才刚开始。这过程中,反反复复。一不小心,五月份又收集了N本书。
所幸,人性中的这些小九九,非自我一人独有。强大如胡适之先生,如此的大师,也有过类似煎熬与挣扎。
1949年,胡适离开北平以前的几小时,因为出逃时机和坐飞机缘故,最后只能在一二万册的藏书中,挑选了一部仅有十六回的残本《红楼梦》。据说那是世界上最老的抄本。他收集了几十年的书,末了却只能带走四本。用他自己的话,等于当兵缴了械,变成一个没有棍子、没有猴子的变把戏的叫花子。
其实,这恰恰应了那句话,世界万物非我所属,但为我所用。人的身体都是如此,何况区区的书?
《金刚经》里讲得更透彻:“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身体、书籍,只不过是渡往彼岸的扁舟,方法、工具而已,最终的目的是灵性、精神的提升,彼岸才是真正目的。
以上的道理,通过观大师,方知高山仰止。高山犹如灯塔,指引出了一条线索、一个方向。可脚下的那一亩三分地,真的透亮了么?答案是,否也!灯塔只是遥远的绿洲,脚下的每一步,眼前的漆黑,仍需自己手持微弱的手电光,摸索前进。
应该感谢这个时代,在谷歌、Kindle、Calibre等工具的帮助下,搜索的效率、收藏的便利,前所未有。
互联网时代的,应用什么样的工具,信息的源头,一定程度也影响了结果,例如谷歌同百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Chinadaily与BBC,BBC比The Economist,亦是天地之别。从同一个主题,不同级别刊物的文章中,即可看出摆数据、列事实、辩逻辑等等的功力。好文美文认真地读几遍后,一定会有酣畅淋漓之感。
全文回顾总结:
1.不读大师,不知高山之仰止。以师辈为塔寻迹;
2.摸爬滚打,双手双脚找东西。从找书、读书、辨真理,不要畏惧困难、麻烦,因为耐心向来都是稀缺的资源,始终要有走窄门的勇气,如此才可以获得其中的旨趣;
3.读书,归根到底是认识及理解自己,最终能更有效地实践。如果有幸,做到冯唐所说的:“我经历、我理解、我表达。”
个人后记:书籍合理归类、排序很重要。为满足后续读书笔记的需要,应依照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图书分类法,系统化、有序地藏书。彻底放弃遍读书的妄想、幻觉,从近期的阅读看来,每天腾出三小时,一年也就是千把小时可用。一辈子,可以读的书,真的就只有那么几本。不要慌,好书多读几遍就好,切不可贪多而浑沦吞枣。谨记、谨记。201905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