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
心:指一个人内在的良知(良心)。良心可以表现为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恻隐之心、关爱之心……
性:是一个人独一无二的个性,或者说自我意志,是唯一可以不受人为法则影响的美德。
一个拥有自我意志的人往往遵循与众不同的法则,也就是自己认为绝对神圣的唯一法则——他自己心中的法则,即属于自己的永恒真理:
心中的热诚不可泯灭,要找回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被淡忘的内心的火焰。
为了保护深爱之人而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为了守护重要之人而不断自我提升,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这便是一切一切最开始的原点,自己的初心或最原始的内心法则。
良知是共性,自我意志是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来彰显。
『道与德』
道:良知本能
德:把自己内在的道做出来便是德
道是隐形的,德是显现的。内在的道如实呈现在外在世界便是德,外在的德真正领悟到内在世界便是道。德不能离道,否则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非发自内心;道更不能离德,无德不能现道。道是内,德是外;道是知,德是行;道是无,德是有。道为德之始,德为道之成,道与德不分家,是一。故名“道德”。
『权道』
道,分为经和权。经是道的常态,是不变的部分;权是道的非常态,是变化的部分。
“权者,反常而合于道者也。”(《论语义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形式上好像一反常态,但结果符合道义,这就叫权。《孟子》记载,有个叫淳于髡的人,特别喜欢抬杠,有一天来找孟子,说:你们儒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有这么回事吗?孟子说:没错,这是一条基本的礼仪规范。淳于髡说:那如果你嫂子掉河里了,你会袖手旁观,还是伸手拉她一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你伸手去拉她,那就违反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你袖手旁观,那就是置人命于不顾。孟子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我当然要伸手去拉她。见死不救,是禽兽。男女授受不亲,这是一个原则,是经;我伸手救人,这是一个例外,是权。有原则必有例外。所以说规则本身并不是必须遵守,规则背后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懂了法律背后的法理,普通情况下,守经;特殊情况下,用权。这就是权道。
孔子认为“权道”是最高境界。他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有的人可以一起学习,但是大家各学各的,不能追求同样的目标;有的人层次高一点儿,可以和你一起追求“道”,但是未必可以到达“道”的位置,立不住;更高层次的人可以和你一起立在“道”的层次,但是这种人太死板、太方正,不懂得变通,不会行“权道”。由此可见,“权”在孔子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位置。
“权道”一般人用不来,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一个表面的经,表面的规则,看不到背后的道理,更谈不上用权。如果你看不到背后的道理,你却说我要用权,我要打破原则,我要搞例外,那就不是权道了,就变成权术、变成权谋诡计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万物一体『水之道』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自《道德经》)
水的形状千变万化,因环境的改变而适应环境。虽然外界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但自己内在的本质(真正的自己)始终如如不动,而且以一种相对稳定的速度和方向运动。
自己与别人是相辅相成的整体,而不是对立的两部分。要让自己的节奏协调地“融”入对方的节奏中,别人进的时候你就退,别人退的时候你就进。两者相生相克,互为因果。
如果一个人想要骑自行车去某个地方,他不可能同时蹬两个踏板,也不能一个都不蹬。为了前进,他必须在蹬着一个踏板的同时放松另一个,所以前进的动作必须在这种蹬与松的“统一”下才能完成。必须将矛盾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时而以阴(真实)为主,时而以阳(正确)为主,两者要像波浪一样,此起彼伏。然而,无论阴或者阳,都只不过是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被焊接起来的整体才构成了真正的“道”。
在绝对流动中把握相对静止,这便是当下的意义。
无论是一味坚持自己还是一味顺从别人,始终有所执着和偏向。无我就是忘掉自己和别人,我就是别人,别人就是我,我们是一个整体,整体就是“我自己”。
像一滴水一样融入大海,而一滴水里面又包含了整个大海。
水亦柔亦刚,可弱可强。静可细水潺流,动则骇浪滔天。
流动中的至诚,就是忠于自己心,诚实的向这个亦真亦幻的世界表达本真自己的艺术。
一阴一阳之谓道真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