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闲来无事,我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著后,又看了两遍电影。
从青涩稚嫩的少年到涉世未深的成年,当年的电影却在这渐凉的秋天给我了不一样的触动。
感触良多的后遗症就是一时间竟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说。这不正如偶遇故人,心情激动无法言表吗?片头的音乐从光影斑驳的树林中缓缓穿过,路过一段一段青春;一点一滴,像美好的时光从叶缝中缓缓落下;短暂悠长,像旧磁带的回忆在循环播放。这首曲子就叫《时光》,若你明了,你就会知道,遇见了你,人生的时光才算开始。
郑微和陈孝正的爱情谈不上凄美,全身心感受到的是错落,是遗憾,是美好。阮莞的爱情前一段委曲求全,爱到血肉模糊,爱到分崩离析;后一段踏实选择,却迷失了自己。黎维娟的爱情倒是干脆利落,利益世俗,我却反感不起来,也许是她在寒夜风雪中对老相好的一句“你把俺当负心人好了!”打动了我。关于林静的我无法描述清楚,书中和电影中,我感受到是不一样的人。
“陈孝正,我发现我喜欢上你了。”
“陈孝正,今晚我生日,没别的人,我就拿块蛋糕给你。”
“陈孝正,明天南湖公园划船,你和我一起去。”
“别以为我的红旗插不到你的火星上!”
“因为我想把你吻我的样子记住,以后好回忆。”
“只是我不明白,我和你的前途必然是不能共存的吗?”
“陈孝正,我们一起度过了青春,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你能不能告诉我,那天你和驯兽师到底说了什么他答应让我摸海豚的啊?”
郑微的爱情有血有肉,难受了就哭,开心了就笑,自己认定了爱一个人就一直付出,不求回报。难道你的心中真的不求回报吗?难道你真的不在乎他对你爱情的回应吗?电影里看不出来,书中的陈孝正还是个有感情的生物,他也会羞涩,也会弄权作势,也会偷偷摸摸。陈孝正带郑微去见了自己母亲,算是一个名分的认可。而郑微,却已幸福不已。谁先爱了,谁就输了,不是输给了对方,是输给了先动心的自己。
电影里郑微是一个敢爱敢恨,又有点小女生的形象,不吝啬付出,一开始三番五次地被陈孝正拒绝也没有放弃。那个年代的阳光开朗,自信活泼的特征在郑微身上都体现出来了。而陈孝正,你何德何能得到这样一个女孩子的青睐,你不过就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爱情这玩意如果讨价还价求个公平,试问您的爱情又能标价几斤几两?然而,一味付出或是一味索取也不是爱情美好的模样。爱情就是要旗鼓相当,来回折腾,这拉扯来拉扯去,一辈子就过去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我们发现再也无法分清彼此。今生棋逢对手,来生再决高下。
看到好多人在电影的评论里说,希望郑微和陈孝正可以在一起。我以前看的时候也是如此,现在我却不希望他们在一起了。在书里,在电影里,我很少看到陈孝正对郑微的宠溺,而更多的是郑微对陈孝正的包容。爱得卑微到尘埃里,郑微,你也曾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玉面小飞龙啊!却在这里折了翅膀,囚了心吗?
不曾理解的是陈孝正到最后也在计算人生的成败。如果你对爱情的得失精打细算,那么你得到的是一笔买卖而不是爱情。“只是我不明白,我和你的前途必然是不能共存的吗?会不会是因为你的蓝图里从来就没有我?”郑微带着心碎的痛苦去摸索,却被扎得鲜血淋漓。“人,首先要爱自己……”这,是陈孝正的回应。短暂而尖锐,呵,不亏是最有出息的一个,说话都这么有总结性。
陈孝正到底爱没爱过郑微?我觉得肯定是爱过的,在那个寒夜里把郑微从男生宿舍揪出来时候,在阮莞老家吻郑微的时候,在去海洋馆游玩时候。只是,这些比起他的未来可惜稍逊一筹。我没有去批判陈孝正,我在想,如果我是陈孝正,我做的最多也只能让郑微不那么伤心。
观众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最后那一幕了。在此之前,林静回来过,陈孝正也回来过,都问了同样一个问题:“我们还能不能在一起?”其实,就我个人而言,电影算是对书的最好诠释了,书里给了我们不喜欢的结局,电影其实也给了,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林静问的时候,郑微说:“也许根本没有终点,也许你的终点早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就结束了!”电影这时回放到林静去车站接刚刚来上大学的郑微,但是事实是林静却没来,从那一刻,林静的终点就结束了。
在曾经的那个海洋馆里,水池已经空荡荡了。
“你能不能告诉我那天你跟驯兽师说了什么他答应让我摸海豚的啊?”
陈孝正陷入回忆的微笑那一瞬间让我泪目。
“看到那边那位女孩了吗?我今天想向她求婚,可是我没钱买钻戒。她最喜欢海豚了,能不能让她摸一下,算我给她的礼物。”
郑微的微笑让我想起了初夏的晨日,灿烂纯粹,那一瞬间,郑微一定想起了和她的阿正所有美好幸福的记忆。
电影这时落幕,但终点早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就结束了。
“陈孝正,我们一起度过了青春,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