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进步先读书。
--------李苦禅
读书,就是一个学习飞翔的过程,充满了激情,又充满了挑战。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物质匮乏的时代,我的书倒是没有匮乏,从蒙昧的童年开始,便在父亲每个月买回的《民间故事》里飞来飞去。不认识字的时候听父亲给讲,认识字以后自己来读,但没有父亲讲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父亲夸张的语气常让我们大笑不止,或吓得半死。
《民间故事》里很多神仙鬼怪的故事,这些故事足可以给一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想飞多远就飞多远,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故事情节会让我们感到害怕、恐慌,但又充满了好奇和刺激,兴奋时,顷刻间可以穿云入海,惊惧时,尖声大叫,汗不敢出。
一部《隋唐演义》在手,我早已把学习撂到了一边儿,为了营造一种奇妙的读书意境,我竟然在家里另外用床单围起一个小的空间,关灯闭门,燃烛遨游,晕黄的光影中,读得有滋有味,废寝忘食。
秦琼、罗成、单雄信、程咬金这些英雄形象至今刻在脑中,活灵活现。秦琼与姑母和表弟罗成相聚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铁面《包公案》读完意犹未尽,父亲去北京和同学们旅游带回的《施公案》,才解了我当时的饥渴难耐。我至今对侦破断案小说兴趣不减,大概就是小时候读《包公案》、《施公案》的原因。
父亲在我们小时候经常买书,家里的四大名著是很老的那种版本,那时一套顶多五六块钱。一套《三国演义》的小人书,我们姊妹几个翻来覆去看了好几次,弟弟有时会拿起笔来画里面的曹操,张飞。
小人书是我们童年最珍贵的记忆,爷爷在百货公司工作,他有工资,我们多日就从他那里讨要几毛几块,然后就跑到离家不远的新华书店去买小人书,有两毛钱一本的,有三毛一本,厚一点的也就五毛钱。喜欢小人书的原因,是又能看画又能看字,带的时候也轻便,读的时候也不费劲。
读书之乐乐陶陶。
父亲买回的一本又一本的书成了我们阅读的启蒙教育,无声地深植心田。现在回想,那时的心里总是充满着喜悦,成天就像雀鸟一样自由地在童年的蓝天上飞来飞去,不知道疲倦,又趣味无穷。后来不管经历了什么,我们总是不忘记去买书。父亲什么书都看,记性也比我们姊妹几个要好,他在地里干活回来泥手泥脚,在饭前捧着书读的样子,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里。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总相亲。
有书读,不怕回不去故乡,不怕没有亲朋,没有知己。
我想,父亲也没有什么鸿篇大论去教育我们如何去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他也没有焦虑纠结地去安排我们的人生,他的随意大度和豁达却像给我们每个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总是激越地流淌在我们人生这根大动脉上。
父亲无意中给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没有付出什么高昂的代价,没有为我们敲开权贵的豪门,他泥手里攥着的几毛几块,总是在闲暇时去书店给我们换回几本小书,几张小画。从那些小书小画中,我们都在默默地,为自己安插着欲要起飞的翅膀,我们要飞起来,飞高上去,飞着看更广大的天地,更壮丽的山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