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村里走出的少年郎

山村里走出的少年郎

作者: 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 | 来源:发表于2022-12-01 11:47 被阅读0次

——求学艰难,一路领先

他出生在窑洞里。从坡顶到坡底,一字排开,依崖而居。大约有几十孔窑洞,他就与家人居住在其中,与世隔绝,自给自足,俨然就是“山顶洞人”的生活。那年他六岁,因为出生时死里逃生落下了病根,所以他身体瘦小而孱弱,父母觉得他干活不行,就让他随着姐姐一起上学了。

村里的小学校在坡底下,从这里到山上他家的窑洞需要爬山路30分钟。这所小学校建在了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旁,河里的水清澈见底,河里大大小小的石头下有鱼、螃蟹,还有老鳖。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对于刚走下山的他来说,眼前的世界宽大了也更好玩了,所以他很喜欢上学。这所学校实际上就是两间房,由两个老师,四个年级组成。一年级与三年级的孩子在一个教室。他坐在教室的最前排,在所有孩子中他是最安静的一个,下课了他站在教室门口,静静地看着别的学生在玩耍,别人欺负他,他也会不顾一切的去反击,所以大家觉得他小但又不敢惹,也就不理他了。在所有学生中他是最听老师话的一个,三年级上课,他们要离开教室,到室外写作业,不管天气多恶劣,外面多乱,他都能认真地完成老师的作业,尤其是背诵作业,每次准确无误地背诵总是得到老师的奖赏——第一个放学回家。每到冬天他的手被冻裂的最惨,但是他没有诉苦的地方更没有治疗的药物,直到天暖和了冻疮才好。他喜欢模仿老师的字体,而他的语文老师写字很好看,所以他的字成为了他人生的靓点。教室门口有一个水泥乒乓球台,家里太穷,买不起球拍,他们就用手当拍子,玩的也有意思,这也是他对乒乓球产生兴趣的开始。

他最难忘的是四年级他转学到邻村正规的学校上课,进入新学校后,他明显感觉到和人家的学生还是有差距的,第一次数学考试考了38分,他也急了,但是父亲的一句话成了他的动力也深深地刻印在了他心里:“不要急,只要学,你一定能赶上的”。他发挥了自己优秀的学习习惯——认真、踏实,要强,白天上课,晚上补习,一年后年级名次张榜公布,他名列第一。这所正规的学校离他家更远,每次回家要翻越几座山头,趟过一条河,,而一天要回家六次,回家的目的主要是吃饭,5、6个孩子的饭有时母亲待他们回来还没有做好,这时,他宁愿不吃饭也不能迟到,所以常常是挨饿上课。当时他的理想就是——能吃饱饭!

五年级后他要考乡里的一所中学,一个乡几百名考生,考试后他仍然是张榜名单上的第一个,但因为种种原因这所乡中学没有办成,这样他就继续在邻村的这所学校上中学。老师都是干完农活来这里教课的,资质没有,业务能力很差,所以初中阶段他主要是以背书为主。有时真是歪打正着,他背英语课文(不准确)背到每篇都会、脱口而出的程度,还常常代替老师给低年级的学生上课,学习过程中他从来不知道要思考解决问题,更不会问老师问题,他抓基础太牢固了,没有任何的教辅资料,最后参加中招考试,他的学校只有他一人考上了县里的第一高中。

从村里进来的学生,闭塞、自卑。但他很快就把自己融入到新的环境中来了。从没有打过篮球,在这里看别人打,一下子就喜欢了,为了节约鞋子,光着脚练习,最后投篮技术无人能比。在乡下学校养成的自学习惯,使他在高中能独立专研,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了。长期的营养不良,造成了他神经衰弱,经常头疼头晕,时间长了就昏昏沉沉,所以他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熬夜苦读,只有高效地完成作业,早早地睡觉,他这种高效学习的方法也让大家可望不可及,遭来了大家的羡慕甚至嫉妒。乡里中学练就的背诵能力,也让他在高中发挥了优势,语文、英语课文全会熟练背诵,老师们都很吃惊他的背记能力这么强。一步一个脚印、不贪多、不攀比,他从容地在高中成绩直线上升,最后在1985年高考中17岁的他又摘得了全县第一名的桂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每道来自己的求学路,他没有因为苦难而抱怨,反倒觉得苦难的日子成就了他,在苦难中他学会了坚持,把苦难当成了平凡事,所以他的人生座右铭就是“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在苦难中他学会了感恩,他感谢曾经帮助过他的亲人和友人,学会了去帮助别人,他说过“我要永远记住帮助过我的人,忘了我对别人的帮助。”在苦难中他学会了乐观向上,没有被困难击倒反倒是越挫越勇,他最多的表情就是微笑,尤其是在乒乓球比赛中他振臂高呼,热情高涨,大家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一直赢呢,“输赢都要振奋“这是他工作、生活、学习中经常说给自己的一个”咒语“吧。

相关文章

  • 山村里走出的少年

    ―――――少年高考、金榜题名 他的老家位于伏牛山里面的一个小山村——洛宁县涧口乡安坡村,那里是遍布窑洞的丘陵地区,...

  • 山村里那些被性侵的女孩(18)

    如意听了山子的倾诉,沉默了很久,她想不到,自己尊重的山子,真正的知识分子,家乡山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竟然也有...

  • 村里的田野,多少人回不去的梦(7)

    小时候,我们渴望着山那边的县城 长大后我们终于走出村里的田野步入县城 却又看够了小县城的平淡与安逸 于是,又开始向...

  • 走出武功山

    从三尺办公桌走向广袤深远的武功山,从一个人的旅行进入一群旅伴的同行,悄无声息,这种变化让我觉得后知后觉也是美好。 ...

  • 西山在南

    “西山少有人敢去,因为进去就迷路,很难走出来。我两个嫂子,每年都去那里采山菜,村里唯独她们两个敢进去,而且从没发生...

  • 老榕树

    这是一条江南的小村子,村里的屋子大大小小地散落在层层峦山之间,像是从来没有谁能走出过这里…… 但凡来过这条村子里的...

  • 莫,负

    莫负好时光,少年郎 喝一杯酒,唱一首曲 与清风中 飞舞 少年郎,莫负好时光 踏过千山,雨中飞翔 一杯奶茶香 莫慌张...

  • 追风

    书山坎坷也徜徉,雄心壮志展三江。 任由风雨且霜雪,只做铿锵少年郎。

  • 山的那一边(原创诗歌)

    山的那一边 其实还是山 自从我走出山外 这里便少有人来 山的那一边 看山不是山 自从我走出山外 你却另一张脸 山的...

  • 《抬头,低头》

    从前我从村里来 后来回到村里去 村里没有山 水也没有变 只有塘里的野泥鳅瘦了一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村里走出的少年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pe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