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语法
输入代码、测试执行
var str = '吉软'
console.log(str)
语句
JavaScript程序的执行单位为行(line),也就是一行一行地执行。一般情况下,每一行就是一个语句。
语句(statement)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进行的操作,比如下面就是一行赋值语句:
var a = 1 + 3;
这条语句先用var命令,声明了变量a,然后将1 + 3的运算结果赋值给变量a。
变量
变量是对“值”的引用,使用变量等同于引用一个值。每一个变量都有一个变量名。
var a = 1;
上面的代码先声明变量a,然后在变量a与数值1之间建立引用关系,也称为将数值1“赋值”给变量a。以后,引用变量a就会得到数值1。最前面的var,是变量声明命令。它表示通知解释引擎,要创建一个变量a。
变量的声明和赋值,是分开的两个步骤,上面的代码将它们合在了一起,实际的步骤是下面这样。
var a;
a = 1;
如果只是声明变量而没有赋值,则该变量的值是undefined。undefined是一个JavaScript关键字,表示“无定义”。
var a;
a // undefined
如果变量赋值的时候,忘了写var命令,这条语句也是有效的。
var a = 1;
// 基本等同
a = 1;
-
但是,不写var的做法,不利于表达意图,而且容易不知不觉地创建全局变量,所以建议总是使用var命令声明变量。
-
严格地说,var a = 1 与 a = 1,这两条语句的效果不完全一样,主要体现在delete命令无法删除前者。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差异是可以忽略的。
-
如果一个变量没有声明就直接使用,JavaScript会报错,告诉你变量未定义。
x
//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上面代码直接使用变量x,系统就报错,告诉你变量x没有声明。
可以在同一条var命令中声明多个变量。
var a, b;
JavaScript 是一种动态类型语言,也就是说,变量的类型没有限制,可以赋予各种类型的值。
var a = 1;
a = 'hello';
上面代码中,变量a起先被赋值为一个数值,后来又被重新赋值为一个字符串。第二次赋值的时候,因为变量a已经存在,所以不需要使用var命令。
如果使用var重新声明一个已经存在的变量,是无效的。
var x = 1;
var x;
x // 1
上面代码中,变量x声明了两次,第二次声明是无效的。
但是,如果第二次声明的同时还赋值了,则会覆盖掉前面的值。
var x = 1;
var x = 2;
// 等同于
var x = 1;
var x;
x = 2;
变量提升
JavaScript引擎的工作方式是,先解析代码,获取所有被声明的变量,然后再一行一行地运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变量的声明语句,都会被提升到代码的头部,这就叫做变量提升。
console.log(a);
var a = 1;
上面代码首先使用console.log方法,在控制台(console)显示变量a的值。这时变量a还没有声明和赋值,所以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是实际上不会报错。因为存在变量提升,真正运行的是下面的代码。
var a;
console.log(a);
a = 1;
最后的结果是显示undefined,表示变量a已声明,但还未赋值。
请注意,变量提升只对var命令声明的变量有效,如果一个变量不是用var命令声明的,就不会发生变量提升。
console.log(b);
b = 1;
上面的语句将会报错,提示“ReferenceError: b is not defined”,即变量b未声明,这是因为b不是用var命令声明的,JavaScript引擎不会将其提升,而只是视为对顶层对象的b属性的赋值。
注释
Javascript提供两种注释:
- 一种是单行注释,用//起头;
- 另一种是多行注释,放在/* 和 */之间。
// 这是单行注释
/*
这是
多行
注释
*/
此外,由于历史上JavaScript兼容HTML代码的注释,所以也被视为单行注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