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天气阴雨
文/漠漠清寒 怕只怕、配不上所受的那些苦1
自2011年叙利亚爆发内战以来,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是:
已有超过4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
2000万人的国家,一半以上的人口正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约550万人逃离本国至国外;
三分之一的房子和一半以上的教育及医疗机构被摧毁;
1400万人失去收入来源。
其中,受苦最深的,莫过于无辜的儿童了:
1000万儿童中,近600万儿童被迫成为难民;其中250万辍学;
我将永远记得曾经看到过的那张照片:
3岁的男孩Aylan,逃难时,溺亡在土耳其海滩上,而他的父亲、母亲以及5岁的哥哥也溺亡在地中海。
和平年代,死伤三五人人即为重大事故,可在战争面前,几万几十万甚至百千万的生命,被战争之火烧成灰烬,真真犹如草芥一般。
2
叙利亚内乱至今已有七年了,之所以会持续如此之久,与美俄等国在背后或明或暗的干涉脱不开关系。
的确,美俄英法的干涉,给叙利亚造成了不少的伤亡和损失。
所以,我们谴责强权和霸权,同情列强炮火下的叙利亚。
但,真值得同情的只是叙利亚的普通民众,而非那帮自私自利的搞专制的独裁者,也不是引狼入室的反政府武装。
而且,实事求是讲,导致叙利亚现状的罪魁祸首,并非外力的干预,而是内乱。
叙利亚民众的不幸,首先在于有个骑在他们头上的独裁政府,并且,这个政府罔顾民生,靠军队和强权统治着这个国家。
一旦爆发游行示威,那么套路来了:军警镇压,爆发冲突,造成伤亡,冲突升级,外力干预,最后,愈演愈烈。
看,这是典型的,苍蝇专挑有缝的蛋蛋叮。
碰到自私自利的统治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莫大不幸。
而为这种不幸买单的,古今中外,最后无一不是普通百姓。
3
《诗经》里有句话,叫“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意思是,兄弟们虽然关起门来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
我们常常把这个成语当成褒义词来用,表示我们有大局意识,能够暂时放下内部的矛盾,共同对付外在的威胁。
我们为自己的这种所谓团结沾沾自喜,从词性就能得知。
但我们忽略了,很多时候,招致外侮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兄弟阋于墙。
我们引以为荣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其真相往往是:
国力在内乱中消耗着;
百姓死伤无数,颠沛流离,无以聊生;
为了打垮对方不惜招来豺狼;
双方常常都是杀红了眼,明知外敌入侵,却为了保存实力用于内乱,只当作没看见,或者不抵抗;
即便最后真的放弃前嫌、统一战线,但我们总是要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才能驱赶外侮。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4
兄弟阋于墙和外侮所造成的伤亡、损失,明眼人只要稍加对比,便可知道:
前者的恶要远远远远大于后者。
叙利亚事件造成的四十多万伤亡,绝大多数都是内乱——也即自己人,所谓的兄弟——所致。
近代中国死于外侮的人数很多很多,比如抗战伤亡三千多万,所以,我们恨透了日本鬼子——这个给咱们民族带来巨大伤痛的魔鬼。
同样是近代,我们的内乱所带来的死伤,数倍于三千万这个数字还不止。
古代史的改朝换代,几乎每次都伴随着杀人如麻的屠戮。
可我们有个很混蛋的逻辑:
我们的百姓,我们自己杀可以,杀多少都行,但外国人没资格杀,杀一个都不行!
这个逻辑给很多人带来很自豪的民族气节,心生豪迈之气。
然后继续心安理得地投入到窝里斗、屠杀自己人的伟大事业中。
5
每个民族在发展历程中,都免不了要经历种种阵痛。
哪有一帆风顺的路铺好在面前等着我们去走呢,都是在摸索着曲折前行。
但经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成长,经历和成长之间,还隔着反省和痛定思痛。
我们的历史之悠久,常常成为我们引以为傲和炫耀的资本;
但恰恰也是这个悠久的历史和周期性反复出现的惨淡,折射出我们这个民族有种“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劣根性。
我们几乎未曾真正败在外人手里,却常常被自己弄得羸弱不堪,然后给了外人可趁之机。
这就是所谓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相:你弱了,别人想打你就打你,不想打你也可以打你,看心情,随便捏造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反正你弱,拿我没奈何。
日本在近代对中国造成的深刻而沉重的伤痛,不就是因为日本人所谓的“梦想”?
日本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任意拿捏中国,对中国肆意妄为!
英国攻打中国,竟以中国硝烟禁毒为过!
我们左右不了别人别国的所作所为,但我们至少要有这种能力:
当受到别人的肆意欺侮凌辱时,我们得有捍卫自己家国和亲人的能力!
然而,这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给别人欺侮的机会!
我不怕苦,不怕痛,怕只怕,配不上所受的那些苦痛。
6
最后,祝福叙利亚的民众。
也愿我们自己:配得上曾经所受的那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