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当李白举起酒杯的时候
他忽然发现
身上已没有一个铜板
黃河之水天上来
在他尴尬的这一刻
顿然消失
他站在孤独的月亮面前
脸色苍白
想自己飘逸的衣衫
竟褴褛在玫瑰色的夜里
耳畔有迪斯科的音响
快乐的小青年
正在街头的餐馆畅饮
啤酒象小河一样流淌
刀叉闪烁,笑语喧哗
那狂放,那富豪
令当年的诗仙自叹弗如
何必再写诗
干脆弃文经商
过三峡已听不到猿声
有江轮一日千里
在内地与沿海之间做买卖
肯定比挣稿酬强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那时是说说而已
现在才是必须选择的时候
他握笔长叹
所谓三千丈白发
就缘愁在这一瞬
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从夔门走出盆地以后
杜甫果断地决定:不再从政
"左拾遗"、"右拾遗"
都不过是门客的勾当
如果沦落为小公务员
年华苍白成一大堆文件
而后勾腰驼背,嗫嗫嚅嚅
说不定哪天就淹死
在上司的眼色里
他读过万卷书
当然是中级以上的知识分子
那么,且到大学讲课何如
初来乍到,杜甫没有教龄
但学院仍聘用他为讲师
盖因重斯文也
他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讲高风亮节一斑天下寒士
寒士有风骨其奈寒暑何
夏天须电扇,冬天须暖气
讲一种兼济天下的美德
却缺少万元户的实力
终于发觉不如街头卖馄饨
聊补收支的差距
从此诗风也变得世俗
时不时沾一个"钱"字
报载杜甫现实而明敏
报载杜甫可悲而可惜
他于此拈须一笑曰:
拘促自误身,变俗不饿死!
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再不好意思居高临下
把怜悯施舍给卖炭翁
拉蜂窝煤的老大爷
如今已比你过得宽裕
城市一天无煤就会断气
至于读不读长恨歌倒无关紧要
此乃价值规律
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第二的精神也不一定非诗莫属
长安街头的老妇人
如今议论的都是物价
物价是具体的精神
物价是高深的精神
"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值"
那时是价与值的颠倒
现在却是相反的窘迫
名士风流
倾年俸也买不起一盆兰花
打马长街
逃不离个体贩叫卖的浪喊
既然钟子期也忙于做生意
又有谁来倾听伯牙优雅的琴声
在浔阳江头顿悟了人生的真谛
泪湿青衫,这一次纯粹是为了自己
不如与琵琶女合作流行歌曲
一夜便唱热所有的电视
钱也挣了,名也扬了
诗不诗总算实现了用世的价值
(原载《星星》诗刊1988年第11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