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学习这个话题

作者: 冯元民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0:26 被阅读229次

            最近一段时间,和潍坊高新区东明学校东方校区的老师们每周三晚一起参加一个小时的北师大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网络直播课程,一直被老师们极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所感染,也敬佩学校相关组织者细致周密的安排和调度。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原因就在于谁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却又都往往忽略学习,懒得学习,亦或是厌倦学习。要谈学习,有三个问题是说什么也绕不开的,那就是: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三个问题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道理。在这里,我也想针对教师学习这个话题,多嘴一番。

            关于教师为什么学习?我觉得首先是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的要求。当今世界,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学习上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最根本的落后;未来社会唯一可持续竞争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历来就重视学习的民族,党的十八以来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学习就越广阔”。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的新目标。由此,在我们国家正在全力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国家迈进的今天,国家会对教师的学习没有要求?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国以教立,教以师兴”。在我们教师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看望师生时,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时、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殷切希望,要做到这四点,自然离不开学习。2012年,教育部制定出台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四个基本原则中,终身学习赫然在列,这也是国家对教师学习的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教育部还先后制定出台了两个文件,一个是《关于大力推行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指导意见》,另一个是《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办法》。前者对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作了明确的量化,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必须完成不少于360学分的继续教育学分的培训任务,我们潍坊市在此基础上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那就是A类(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组织的)学分不低于240学分,B类(校本培训)学分不超过120学分,且A类、B类每年分别不得低于32学分和16学分。后者则直接把教师培训学分完成情况与教师资格注册、职称评聘相挂钩,周期内完不成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的,教师资格暂缓注册或不予注册。

            其次,教师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已经经过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现在正由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迈进,我们称之为“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快捷。我们在享受着“共享单车和汽车、网上购物、移动支付、滴滴出行、讯飞翻译、百度地图、美团......”等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突然发现,社会上一些传统行业正变的岌岌可危甚至已经消亡,而一些新兴行业正在以极高的速度不断的产生和崛起。与社会上的变化一样,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语言、互联网价值观、互联网交友、互联网购物也在一刻不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学生,不经意间,孩子们觉得现在的老师是越来越土了,而老师也觉得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孩子了。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我们仅仅是移民而已。面对这些变化,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教,学生究竟为什么而学?最近,读了议本美国学者戴维.珀金斯写的一本书《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突然觉得这个书名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具体来讲,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师,不应该只是传统知识的搬运工和二传手,而应该教给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意识、思维和方法,教会我们的孩子“能够胜任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能够使用根本不存在的科技、解决还未曾想过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学习,提升我们的智慧,形成良好的理智力、判断力。持久的好奇与敏感。

            第三,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之前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在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还是很有些道理的。因为那时候的人们的信息非常闭塞,获取知识的渠道也非常单一,学生学习知识大多只能从教师那里获取。所以,那时候很多教师凭借着比学生多一些的固有的知识储备,实现了从教一辈子的愿望。而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互通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逐渐兴起的学无边界的时代,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是对等的,甚至我们很多老师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还远不如学生,所以这又是一个互为师生的时代,老师要想从教一辈子,又岂止是一桶水那么简单。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做勇于做知识的创造者和链接者。

            前段时间,济南市高新区的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吸引了众多人们的眼球,这项改革的根本核心就是拿掉教师体制内的编制,将教师由“学校人”变为“企业人”。对于这项打碎铁饭碗的改革,我的理解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是大势所趋,必然会到来。因为,改革一定不会因个体意愿而发生转移,而且这项改革还能激发教育活力,有效减轻国家负担和养老压力。所以,面对这些改革,我们做教师的也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学什么?教师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我觉的首先要学课标、学教材。全国和谐法教学研究会的王敏勤教授曾经说过:“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如果教师连教材和课标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很有限。就像一个本身对道路也不熟的人给别人引路,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效率有限”。所以,我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不断加强对课标和教材的研学,要做到烂熟于胸,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其次,要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如教学基本功、备听评观议课的能力、教科研能力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日常的教研活动、听评课中获得。第三,要学习课程开发。现在,我们不缺能上课的教师,缺的是课程。所以教师要加强对课程开发能力的学习,争取能够开发出属于自己的课程,或者是把自己所教内容研深研透变成课程,亦或是发展好自己的特长使之变成课程。最后,要学习面向未来的信息素养。虽然,我不相信技术和工具会取代教师,因为教育是有温度的,教学是需要情感交流的,但我坚信那些固步自封、不肯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新工具的教师必定会被那些主动学习、应用新技术、新工具的教师所取代。

          至于怎么学习,我觉得起码要做到三点。一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因为教师平常工作很繁忙,仅有的一点空余的时间也大多是碎片化的,所以我们只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才能做到碎片化学习时间有效利用的最大化。二是要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虽然一次培训学习不可能让我们有立竿见影的显著变化,但学习多了,就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学习。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读书很重要,知识来自阅读,阅读让我们有眼力。而且,教师读书会影响学生读书,读书是一所学校最美的风景。另外,我觉得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将是未来学习发生的主要方式,信息素养好且懂得利用互联网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教师,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更多的工具和课例、更多的交流互动、更强的在线学习意识和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总之,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永不过时的话题,让我们相约学习,相约成长,用学习成就我们的职业人生,用学习成就我们的梦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说学习这个话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ro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