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学有时也会“害人”:读尼采也要注意,不可“用药不当”

哲学有时也会“害人”:读尼采也要注意,不可“用药不当”

作者: 代写文稿和视频制作 | 来源:发表于2022-07-22 02:08 被阅读0次

哲学是“一剂良药”,用好了可解决人生的很多问题。

哲学也是“一剂猛药”,用过头了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可能还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尼采呢,也是一剂药。

可“按需服用”,也要“谨防过量”。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尼采的哲学刚硬、有力,他的不少话都能激励人心,鼓舞士气。

比如大家常听的: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所谓高贵的灵魂,即是对自己抱有尊重。”

“那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

有很多这样的名言,在网上也一搜一大把,不否认,确实鼓舞士气。

但是,尼采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者”。

这里的“虚无主义者”不要把你吓跑了,它是说,对很多事物的本质,都看得很清,否定了以往我们所认可的某些“恒定”的事物价值。

换言之,尼采将以往对于事物评估的价值体系,彻底做了推翻,想要建立一个新的价值标准。

但正是这样,尼采容易被当作消极、堕落的那种“虚无主义”。

这在导致一些人看了尼采之后,觉得人生更加悲观了不说,也更加没有斗志了。

然而,如果说读尼采有了这样的“消极”影响,那的确是“用药不当”了。

尼采作为一位兼具诗人浪漫气息的思想者,他的著作多是以格言、散文、诗歌的形式讲出来的,其中充满了大量的隐喻、典故。

这些隐喻大多都是苦涩难啃的,再加上尼采时常引用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故事,便导致了他的作品看似浮现着巨大的悲观性。

然而,“悲观”与“悲观”之间也是不同的。有的“悲观”是看透了,也“没劲”了,不想动了,这样的结果,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越陷越深。

而有些“悲观”,是固然看清了事物的巨大悲剧性,但是也决定积极地改造现实,用可把握的力量来去为尽可能的战斗吹响号角。

尼采,是第二种。

然而,很多人看了尼采之后,可能愈加悲观了,但是也没有“战斗”的力气。相比较之下,倒不如不看。

而且,在一些精神状态欠佳的时候,人思考问题往往会朝着事物的深处去想,这样容易“进得去、出不来”,但事实上很多思维反刍过深的人,都是智商高、有头脑、爱思考的人,而现代高发的“心理疾病”,也往往喜欢找上这样的人。

很揶揄。或许,用金庸的话说,“慧极必伤”,倒也贴切。

所以在选择哲学的时候,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对象、恰当的内容,正确的理解,不能说是不重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有时也会“害人”:读尼采也要注意,不可“用药不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tm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