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深思熟虑,谨小慎微,得了奖了不敢表现出骄傲,心里难受了不敢表现的太过悲伤,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的观点了也不敢表达的太过直接。
当然这个在很多时候是优点,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职业上,谨慎是必须的。但在一些没有那么必须要求的场合中,这种如履薄冰的惯性还是要稍微释放一些,因为多一些自我的表达反而有利于很多事情的改变。
我是一个习惯了谨慎的人,之前能不暴露自己就尽可能藏起来,做个透明人。工作上也不是强势表达的类型,有自己的想法也会等考虑的比较完整了才说。
但后来发现这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限制,本质上还是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于是我开始观察别人的一些做法,发现不同人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人根本有这方面的多余考虑。
有一次和一个合作方去找数据分析师沟通事情,因为同一楼层办公的人很多,我尽量压低声音沟通,想着不要打扰旁边人的工作,但合作方却嗓门非常大,指着电脑说了很多。
我当时感到有一些尴尬,因为频频有人抬头看我们这边,但我发现合作方一点都不介意,还是该讨论工作就讨论工作。后来我发现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这样,即使有些时候被别人说,他也觉得不重要。
另外一个触动是之前面试新人的时候,发现有些候选人对一些问题可能观点并不一定对,但他也会把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理有据的表达出来,非常自信,这本身就会赢得尊重。相反那些露出胆怯说自己还不太了解的同学,会很遗憾丧失机会。
想想其实也是,如果专注自己目标的时候,一些外部因素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我们不敢直接表达,主要还是担心自己考虑的还不成熟,担心被人耻笑。但人的成长是一个缓慢进行的过程,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我们这个阶段的困惑和不足,被人耻笑也没什么。
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被误解是每个人的宿命,既然说什么都会被误解,就更没必要有那么多心理负担了。那些注定会误解的人,无论你表达什么,他都会戴着有色眼镜来挑剔,那些真正了解你的人,即使你的表达有什么问题,他也会理解和包容,甚至会提醒你这样做不对,这不是更好吗?
另一方面,其实并没有人像我们自己这样关注自己,对别人来说根本不重要。我们表现自己的无知也是为了自己后面来回头看,要不然怎么知道原来自己曾经是这样子的呢?会看到一步一步的缓慢改变。
所以,敢于暴露自己的无知是对自己很有益的事情,很多事情在观点的碰撞中会有新的火花出现,反而比自己一个人苦思冥想要快的多。当然这仅针对我们这种不敢表达有几分社恐的人,可以减少一些内耗,其他情况就另当别论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