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侄女语文练习册上看到个文言文,名字吸引了我。《穿井得一人》。看到这个名字,我很惊奇啊,打井挖到一个人?难道是下面埋了一个死人?侄女忙笑着说,不是,然后巴拉巴拉,没听懂,看一下吧。带着疑问我读了这篇文言文以及翻译。
《穿井得一人》这篇文言文出自秦朝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原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因为家里没有井而需要到外地打水浇地,因此常常有一个人住在外边,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后,就跟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传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国君那。国君派人去丁家问。他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打井从中挖到到一个人啊。”像这样追求听闻,还不如没有听到的好。
我边读翻译边笑,侄女也跟着笑。哈哈哈,原来是这样!
我们平时看电视也见过这样的时候,一件事原来是这样的,结果听到的人以为是这个意思,这样去传说,另一个人听到了,以为真像是那样,又那样传出去,结果到最后,这件事,可能和最开始已经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了。
像这样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事情应该还有不少吧。遇到传言,应该首先考虑,它是不是合理,否则还不如不听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