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为什么讨厌自己?自卑感,人生不是与他人的竞争
我用了两个篇幅来描述我所理解的阿德勒,我的心里也始终有着与书中年轻人同样的疑问:心理创伤应该确实是存在的吧,人应该无法忘记过去,也难以从过去解脱。但同时,我在写作练习中回忆过往,也已经确切发现:一旦建立了抛弃过去,立足当下的习惯,确实摆脱自认为的“心理创伤”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好像有一种离心力,带着我不断的检视生命中无用的包袱,然后丢掉。对于熟悉我的人来说,我好像越来越有自信了,换言之,越来越喜欢自己。
那么,过去的自己,为什么讨厌自己?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我愿意承认的原因:是因为要自我保护,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或者是伤害别人。同时不想感受被拒绝,不想被人评判下定义。
但是我忘记了一点:一旦人进入社会化阶段,上溯到婴幼儿第一次同龄人交往开始、就难免会受大大小小的伤,同时也会伤害某些人。阿德勒说:要除去所有的烦恼,唯有独自一个人存活在宇宙中。可是那是不可能的。就连人所谓的孤独感,其实也是因为周围有人但是无法融入才会产生的感觉。人的社会性,就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所以,躲避,或者用流行词“宅家”、并不能彻底的保护你隔绝于人际关系。
讨厌自己的另一种原因,是“自卑”。书中对阿德勒使用的德文“自卑感”进行了词根拆解,拆解后我们看到这样一组词语:价值+较少+感觉。每个人都多少会有一些自卑的地方,尤其在我们幼时漫长的学习经历中,并未有哪一门功课教导我们、学会对自己的所有特征做出某种价值判断。每个人都会有跟随社会一般性价值观的倾向。比如胖瘦,比如高矮,比如工资高低,开的车是什么牌子、甚至连你下馆子的装修程度都能被扯上对一个人的价值判断。
“自卑”在阿德勒的解读里,与追求卓越有着重要关联。
这里存在“对自我不满意”的两种可能性后果:一种是封闭自己,逃避人际关系;另一种则称为追求成长的催化剂。
自卑感作为人类最常见的心理状态,最终导向的结果,却是因人而异。有人因为不满足现状去努力使自己变得幸福;有人在遇到劳而无功的现实之后放弃努力,觉得反正努力了也没有用。
在这里,需要重点区分“自卑感”“自卑情结”。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可以成为努力成长的契机,而自卑情节、则是把自卑感当做偷懒逃避的借口来使用。成为一开始所描述的自我保护的盾牌、而不是自我突破的机会。
因此,警惕另一种自卑感经由自卑情结的变体:软弱是自己最强大的力量。把不幸当做自己的特别武器,因此永远需要这种不幸的状态。健全的自卑感,应该是与自己的理想状态对比产生,才能成为一种正面的力量,促使自己有不断的追求卓越的心力。
可是,人不都是在竞争中、借着竞争的紧张来提升自己?通过与对手的比较来更新自己的状态么?不要竞争?!这难道不是一种认输了的、隐退了的心态呢?
“抛弃竞争的概念,才能从人际关系的烦恼中脱身”
我的孩子喜欢画画,与伙伴们一起画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是有一次画完了,孩子要求双方父母评论谁画的好,于是父母们陷入两难境地,说自己家孩子的画的好,对方的父母会觉得偏心,说对方家孩子画的好,自家那位小孩就会非常失望。最后只好来个都不错的评语,可是竞争心炽热的孩子之间,开始出现友谊的小船要翻的迹象了……
竞争就会有优劣之分、竞争就会有比较,输了的会自卑感、甚至出现自卑情结。在不知不觉中、原本的伙伴,转换成了竞争对手,包括做出评比的父母,都成为某种意义上需要被抗争的“敌对方”。为了不成为输掉的那一方,随时随地不可以掉以轻心,不可以相信任何一个可能成为对手、甚至对对手会有帮助的人。这是你想要的人生么?相比较而言的成功的背后,是草木皆兵、危机四伏,没有哪一个人值得你真正相信。
有没有试过?只要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对世界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
明天继续:由权力斗争到复仇。
后记:阿德勒主张不要把小孩当成大人,但也不是停留在看待小孩的角度,而是当成一个人来对待,一个成长中的人,真诚的对待。不以经验区分优劣,不以知识高低分类。
今天陪着女儿在楼下玩耍,观察她想要融入一个小群体,这个群体基本都比她高一点,有一个比她高了一头。而且,这些小女生都与她相似,喜欢掌控游戏的规则,按照先来后到安排游戏角色。女儿在讨价还价未果后拒绝了被安排的角色—抓人。失落地走到一边,要哭出来的样子。在我的询问下,她说自己根本跑不过她们,所以没办法接受抓人的角色。我问了她一个问题:那你有没有告诉她们你的担心?就是承认自己的弱点,虽然可能觉得有点丢人。女儿想了一想,突然决定试一试,因此告诉小伙伴们自己愿意接受抓人的角色,大家开始愉快地玩耍。不过终于女儿谁也没抓到,而且跑不动了,她自己很自然地告诉伙伴:“我跑不动了,让我休息一会儿吧。”虽然游戏最后不了了之,但是我觉得,女儿应该有了承认弱点的部分体会,接受自己的弱点,坦然得与相对比自己强大的人相处,我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