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论语》感悟《宪问》篇1-8

学习《论语》感悟《宪问》篇1-8

作者: 高逸木 | 来源:发表于2021-11-06 19:42 被阅读0次

14.1:“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好胜,夸耀,怨恨,贪欲,这四种恶行都没有了就能算得上是仁吗?

克:好胜心强,霸道。伐:自负,自高,自大,骄傲自满,常夸耀显摆的心态。怨:心存怨恨,有怨天尤人心。欲:贪欲心强。这几种心态正常很偏激,未达目的,可能会采取不仁德的行动。

14.2:“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读书人留恋舒适的家庭生活,心中就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为国家做贡献的远大目标。问舍求田,原无大志。

14.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国家有道,言语和行为都正直。国家无道,则行为正直,言语一定要谨慎。言语谨慎才能把事情做对,是为保护自己,不被陷入困境之中。

14.4:德行好的人说出的言辞必然恰当,而且能也说出好的观点言论,其言语也必然有能够帮助别人。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就有好的品德,仁人毕竟是非常勇敢的,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心。

14.5:想要凭借武力统治天下,取得人民的臣服是比较难的,禹,只像是一个种庄稼的农民,却能得民心。能够看得出仁人心怀美好品德的人,就是崇尚品德的人,是真正的君子。

14.6:“君子而不仁者有耶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君子,但内心里离仁人的品德还是有差距的,这样的君子是有的,但若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则内心的仁心就很小很少。

14.7:“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悔乎?”爱一个人,就不能让他受的劳苦吗?忠于一个人,就不能教悔他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爱一个人不是把他放在真空的保温箱里保护起来,而是应该让他经历真实的生活,做一个真实的人。忠于一个人,不是对他言听计从,而是引导他走向更光明的路。

14.8:一篇外交辞令或者是一份文件的拟定程序是,首先有人起草,在一起讨论,然后加以修饰,最后润色成稿。

相关文章

  • 学习《论语》感悟《宪问》篇1-8

    14.1:“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好胜,夸耀,怨恨,贪欲,这四种恶行都没...

  • 2022-12-21 《论语》学习打卡第30-26天

    2022年12月20日(冬月廿七)星期二 晴 《论语》学习打卡第30-25天 《宪问篇》第20章感悟: 子曰:“其...

  • 894587: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

    【三期班《论语》学精讲17】打卡 日期:2022年4月1 日 次数:34 【学习感悟】 (描述本讲体悟) 论语宪问...

  • 论语宪问感悟

    学习了论语宪问篇,汲取圣贤智慧,如何更好应对世事。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孔子说:“不...

  • 《论语》宪问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行为依然要正直,但说话需谨慎。 子...

  • 论语宪问篇

    第九节:孔子对管仲的欣赏。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

  • 论语宪问篇

    第七节:宝剑锋从磨砺出。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

  • 论语宪问篇

    第四节:仁义就是你的铠甲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用着不必有仁。” 译文:一位有德...

  • 论语宪问篇

    第八节: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制订...

  • 论语宪问篇

    第十节:穷并非是阻碍你前进的唯一障碍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论语》感悟《宪问》篇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yh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