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公交、坐公交、等地铁、坐地铁的间隙,断续读完了《宛如一本小说》,来自阿宝老师暑期的推荐
宛如一部小说我:
我看到了大声朗读的魅力,我也看到了读者有不读、跳读、不读完、重读、读任何书、随时随地读、大声读、沉默的权利……我觉得其实应该跳出阅读这个概念,是在说我们的权利,作为独立的一个人的权利,而我们有选择的权利。
另一个我:
是,选择并不只是一个名词,还是一种行为,行为意味着会有后果;行使权利,随之而来的还有义务和责任。不满14周岁的杀人还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呢。孩子在没有意识之前,还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之前,成人可以干预,帮孩子做一些选择。你没听过很多人感谢当年父母逼迫自己学乐器书法舞蹈等特长之恩么……
宛如一部小说我:
首先,孩子可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也许不是即时的,但在他成人之后,他的人生就是他前期选择的累积,而他就在为自己负责。其次,父母帮孩子做决定,可以,这更应该建立在孩子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应该是孩子对某事产生了兴趣而去培养,而不是说以后社会要怎么怎么样而去各种特长班。你只说感恩,还有很多童年阴影、原生家庭之痛呢……
另一个我:
那么将来你孩子问你,你当初怎么没送我去学这个那个,搞得我现在好像没有个特长,你怎么办?
宛如一部小说我:
先不说我孩子,我自己都还不确定会有...如果孩子来问,不是我的问题,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或者说这个社会评价的问题。没有定位好自己。如果想要特长,20多岁开始学习画画跳舞乐器的大有人在。如果小时候没有显示出某方面的天赋或兴趣,没有特长一样长大呀。再者说,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特长再正常不过。养养多肉、学个烘焙,有一二小爱好足矣。
另一个我:
你倒是想得开,孩子不能接受怎么办呢……
宛如一部小说我:
你操心太多了,从出生到成人,抚养孩子自由生长已然不易,等到了适婚年龄还要帮忙买车买房,一辈子都被圈在这上面,什么时候是个头,既然孩子只是借我们而来,我们各自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好。
另一个我:
这个社会怎么可能像你说的这样,一条条评价机制列在那里。
宛如一部小说我:
已然成文的法律就一定是对的吗?什么机制都不是钉死的。如果是,也是你自己把自己框死了。所有的规则、机制在那里,人呢?人在哪里?人不是一直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么?如果觉得被条条框框扼住了,那就不跟它们玩了呗,那就告诉它们:F off.
宛如一部小说日常互杠,所以内心动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