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6

作者: 2213f5d7434b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22:54 被阅读0次

君子和而不同。“和”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不是无原则的一味求和妥协,而是在尊重与认同别人的同时,还是要保留自己的思想、文化。《论语·子路》有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人和谐相处,但有自己的主张,同时也会允许别人保留自己的意见。小人表面上很苟同别人的想法,大多数是为了争夺私利,往往都不能与人和平相处。这样的“同”反而导致了“不和”。何晏《论语集解》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则同,然各争利,安得而和?”这样便把“和”与“同”归于人的思想上来,君子的见解相同,但他们所做的不一定都相同,如在教化一方上,有些人会认为一定要出仕做官,有些人却认为要教书育人等等,各有所见,互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为了社会大众福祉。小人看似相同,却是为了自身利益,如果中间有人伤害了他的利益,他会原形毕露,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一切。儒家十分注重义利之辩,他们结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用“义”和“利”来解释“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君子和而不同”,说的是为了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大家求同。“以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今天,“和而不同”已经是人类共同生存的生活理念和基本法则。同样,无论做什么事,智者们在一起共事,应该能够求大同而存小异。在共同利益面前保持求同,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可以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经过讨论或协商之后,能够达成一致,不要最后还是固执己见。古人说:取人长,补己短。这样的人进步是很快的,也容易与人相处。所以有境界的人在一起,虽然意见和观点会经常不同,但最后总能够通过沟通达成共识,最后和平相处。做人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既要有坚持原则的精神,同时要顾全大局,懂得让的哲学。缺少修养的人与别人相处,往往是以利相交,不仅会伤和气,常常会因小利而矛盾不断,最后导致团体很快瓦解。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顺从别人,不分对错,是非曲直,甚至没有主见的一味盲目顺从,将会失去自身的独立性,那也简直是一种灾难,要想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不管是亲人、朋友、同事之间,大原则要讲和为贵,但还是要讲求个性。当下还有一种泛泛而谈的“和”,很容易流于迂腐、乡愿、和稀泥,成了无原则无是非的纵容和包庇,甚至成为罪恶的帮凶,那绝不能与君子之“和”混为一谈[耶]

2018.08.05️Sunday

        今天给在Winday的帮助下顺了一下demo课,基本的语句已经说下来了,还找到了Abnor一个小听众,渐渐有了头绪,还要多练。

        其次在融入pk环节时很兴奋,和小朋友们玩的很嗨,这种气氛也很好。看到这么小的孩子这么厉害由衷的佩服Arlene老师,佩服卓悦[玫瑰]

        还要继续加油(^ω^)[爱心][爱心][爱心]感恩Arlene老师[玫瑰][玫瑰][玫瑰]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训练营打卡219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yn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