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七章 context包
作者:李骁
37.1 context包
在Go中,每个请求的request在单独的goroutine中进行,处理一个request也可能涉及多个goroutine之间的交互。一个请求衍生出的各个 goroutine 之间需要满足一定的约束关系,以实现一些诸如有效期,中止routine树,传递请求全局变量之类的功能。于是Go为我们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标准context包。使用context可以使开发者方便的在这些goroutine之间传递request相关的数据、取消goroutine的signal或截止时间等。
每个goroutine在执行之前,都要先知道程序当前的执行状态,通常将这些执行状态封装在一个Context变量中,传递给要执行的goroutine中。上下文则几乎已经成为传递与请求同生存周期变量的标准方法。在网络编程下,当接收到一个网络请求Request,处理Request时,我们可能需要开启不同的goroutine来获取数据与逻辑处理,即一个请求Request,会在多个goroutine中处理。而这些goroutine可能需要共享Request的一些信息;同时当Request被取消或者超时的时候,所有从这个Request创建的所有goroutine也应该被结束。
context包不仅实现了在程序单元之间共享状态变量的方法,同时能通过简单的方法,使我们在被调用程序单元的外部,通过设置ctx变量值,将过期或撤销这些信号传递给被调用的程序单元。若存在A调用B的API,B再调用C的API,若A调用B取消,那也要取消B调用C,通过在A, B, C的API调用之间传递Context,以及判断其状态。
Context结构
// Context包含过期,取消信号,request值传递等,方法在多个goroutine中协程安全
type Context interface {
// Done 方法在context被取消或者超时返回一个close的channel
Done() <-chan struct{}
Err() error
// Deadline 返回context超时时间
Deadline() (deadline time.Time, ok bool)
// Value 返回context相关key对应的值
Value(key interface{}) interface{}
}
-
Deadline会返回一个超时时间,goroutine获得了超时时间后,例如可以对某些io操作设定超时时间。
-
Done方法返回一个通道(channel),当Context被撤销或过期时,该通道关闭,即它是一个表示Context是否已关闭的信号。
-
当Done通道关闭后,Err方法表明Context被撤的原因。
-
Value可以让goroutine共享一些数据,当然获得数据是协程安全的。但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要注意同步,比如返回了一个map,而这个map的读写则要加锁。
goroutine的创建和调用关系总是像层层调用进行的,就像人的辈分一样,而更靠顶部的goroutine应有办法主动关闭其下属的goroutine的执行(不然程序可能就失控了)。为了实现这种关系,Context结构也应该像一棵树,叶子节点须总是由根节点衍生出来的。
要创建Context树,第一步就是要得到根节点,context.Background函数的返回值就是根节点:
func Background() Context
该函数返回空的Context,该Context一般由接收请求的第一个goroutine创建,是与进入请求对应的Context根节点,它不能被取消、没有值、也没有过期时间。它常常作为处理Request的顶层context存在。
有了根节点,又该怎么创建其它的子节点,孙节点呢?context包为我们提供了多个函数来创建他们:
func WithCancel(parent Context) (ctx Context, cancel CancelFunc)
func WithDeadline(parent Context, deadline time.Time) (Context, CancelFunc)
func WithTimeout(parent Context, timeout time.Duration) (Context, CancelFunc)
func WithValue(parent Context, key interface{}, val interface{}) Context
函数都接收一个Context类型的参数parent,并返回一个Context类型的值,这样就层层创建出不同的节点。子节点是从复制父节点得到的,并且根据接收参数设定子节点的一些状态值,接着就可以将子节点传递给下层的goroutine了。
再回到之前的问题:该怎么通过Context传递改变后的状态呢?使用Context的goroutine无法取消某个操作,其实这也是符合常理的,因为这些goroutine是被某个父goroutine创建的,而理应只有父goroutine可以取消操作。在父goroutine中可以通过WithCancel方法获得一个cancel方法,从而获得cancel的权利。
第一个WithCancel函数,它是将父节点复制到子节点,并且还返回一个额外的CancelFunc函数类型变量,该函数类型的定义为:
type CancelFunc func()
调用CancelFunc对象将撤销对应的Context对象,这就是主动撤销Context的方法。在父节点的Context所对应的环境中,通过WithCancel函数不仅可创建子节点的Context,同时也获得了该节点Context的控制权,一旦执行该函数,则该节点Context就结束了,则子节点需要类似如下代码来判断是否已结束,并退出该goroutine:
select {
case <-cxt.Done():
// do some clean...
}
WithDeadline函数的作用也差不多,它返回的Context类型值同样是parent的副本,但其过期时间由deadline和parent的过期时间共同决定。当parent的过期时间早于传入的deadline时间时,返回的过期时间应与parent相同。父节点过期时,其所有的子孙节点必须同时关闭;反之,返回的父节点的过期时间则为deadline。
WithTimeout函数与WithDeadline类似,只不过它传入的是从现在开始Context剩余的生命时长。他们都同样也都返回了所创建的子Context的控制权,一个CancelFunc类型的函数变量。
当顶层的Request请求函数结束后,我们就可以cancel掉某个context,从而层层goroutine根据判断cxt.Done()来结束。
WithValue函数,它返回parent的一个副本,调用该副本的Value(key)方法将得到val。这样我们不光将根节点原有的值保留了,还在子孙节点中加入了新的值,注意若存在Key相同,则会被覆盖。
context包通过构建树型关系的Context,来达到上一层goroutine能对传递给下一层goroutine的控制。对于处理一个Request请求操作,需要采用context来层层控制goroutine,以及传递一些变量来共享。
Context对象的生存周期一般仅为一个请求的处理周期。即针对一个请求创建一个Context变量(它为Context树结构的根);在请求处理结束后,撤销此ctx变量,释放资源。
每次创建一个goroutine,要么将原有的Context传递给goroutine,要么创建一个子Context并传递给goroutine。
Context能灵活地存储不同类型、不同数目的值,并且使多个goroutine安全地读写其中的值。
当通过父Context对象创建子Context对象时,可同时获得子Context的一个撤销函数,这样父Context对象的创建环境就获得了对子Context将要被传递到的goroutine的撤销权。
注意:使用时遵循context规则
-
不要把Context存在一个结构体当中,显式地传入函数。Context变量需要作为第一个参数使用,一般命名为ctx。
-
即使方法允许,也不要传入一个nil的Context,如果你不确定你要用什么Context的时候传一个context.TODO。
-
使用context的Value相关方法只应该用于在程序和接口中传递的和请求相关的元数据,不要用它来传递一些可选的参数。
-
同样的Context可以用来传递到不同的goroutine中,Context在多个goroutine中是安全的。
在子Context被传递到的goroutine中,应该对该子Context的Done通道(channel)进行监控,一旦该通道被关闭(即上层运行环境撤销了本goroutine的执行),应主动终止对当前请求信息的处理,释放资源并返回。
37.2 context应用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log"
"os"
"time"
)
var logg *log.Logger
func someHandler() {
// 新建一个ctx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传递ctx
go doStuff(ctx)
//10秒后取消doStuff
time.Sleep(10 * time.Second)
log.Println("cancel")
//调用cancel:context.WithCancel 返回的CancelFunc
cancel()
}
func doStuff(ctx context.Context) {
// for 循环来每1秒work一下,判断ctx是否被取消了,如果是就退出
for {
time.Sleep(1 * time.Second)
select {
case <-ctx.Done():
logg.Printf("done")
return
default:
logg.Printf("work")
}
}
}
func main() {
logg = log.New(os.Stdout, "", log.Ltime)
someHandler()
logg.Printf("down")
}
程序输出:
16:28:21 work
16:28:22 work
16:28:23 work
16:28:24 work
16:28:25 work
16:28:26 work
16:28:27 work
16:28:28 work
16:28:29 work
2018/08/22 16:28:30 cancel
16:28:30 down
someHandler() 作为顶层的Request请求函数,处理完主要任务后,主动cancel掉context,而子层goroutine doStuff(ctx context.Context) 根据判断cxt.Done()来结束。
本书《Go语言四十二章经》内容在github上同步地址:https://github.com/ffhelicopter/Go42
本书《Go语言四十二章经》内容在简书同步地址: https://www.jianshu.com/nb/29056963虽然本书中例子都经过实际运行,但难免出现错误和不足之处,烦请您指出;如有建议也欢迎交流。
联系邮箱:roteman@163.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