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适用性及慎重态度
前面谈了非严格定义人文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是不能只有个体内外还要有社会群体,第二是教育者尊荣以及生命体验和价值的一致性。认识了前两者后,我们就可以讨论一下更加接近本质的话题了
教育,人文教育,究竟是启发潜质,还是增长新智?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选择用什么方式以及具体选材做教育的起点。底层的人文教育存在一种“不教而得”的天真企图。具体表现有:用提要求代替作培训,多强调“要”“应该”,在严密逻辑方面的信服力有所欠缺;用现实的迫切要求和理想标准,简化生成路劲和培养过程。
教育过程,一定是伴随着培养过程的。要教要育,要培要养,有教有育。
《论语·述而》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这个名头挺顺口,说的是,等学生自己苦思冥想而不得的时候,才启发他;当学生心中有话不知怎样表达的时候,才引导他。
这是理想之境,锦上添花。人文教育既要顶天,设定一种范式,连接头顶的天空,也不能忘记脚踏实地,做基础的普及的工作。
个人的理性修行达到一定程度,他的私人化的情绪化的直觉参悟,就有了规律性的意义。
落实到学科上,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大学中都有人文因素,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不拘哪一个学科门类,就像一座山,许多时候路有很多条,只要攀登着,哪一条都有通达山顶的可能。
在此观念下,从不主张面面俱到,得一即可。
在此观念下,从不主张面面俱到,执一即可。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最基本的东西,关于人的心性,关于社会价值,关于思维模式,变迁是极为缓慢的,十年百年几乎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也许不是悲观,而是客观,五千年文明,在宇宙中,不过须臾之间。此须臾之间,个人渺渺如埃。方寸间,又是大千世界,五光十色。
人文在表更再里,有时还有主次之分,哪是关键哪是枝稍。
一个公司宣称对外合作,对前来考察的企业代表关怀倍至,宾至如归,服务到每一个细节,考虑到每一项个人的不同爱好,人文的关怀没得话说。
可是公布的合作企业,原来是早已拟定,公开招标只是将本来的暗中苟且进行包裹后,置于光明的阳光之下,让人无法从程序上法治上挑剔。如此所为人文,是伪人文。
因此教育怎么做?最后还是实践,也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
因此第一章呼吁由内向外的转变,其中之一的意义在于,人们不总是以适应为宗旨,还要考虑如何发挥一点改造的天然使命。
人文不能独存,教育者自身也不能眼睛只盯在花朵上,要对纵向的历史,横向的当今科技农业医疗工商等基本的进步程度有所了解。
保持一片树叶的苍翠,除了它的时节,就是它的土壤,它的根,它的枝条,高楼不会从第七层盖起来。
三章的末尾,又觉得人文教育往往还是在于启蒙,一个人一个集体怎么走,往往有着自己的既定导向,而潜质是基因,一般很难改变的。只是每一处都是中心,每一点都要向四面八方拓展的可能,人文教育便是在这样的一片混沌中,大致引出一条相对清晰的向上之路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