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完《恶意》才觉得自己并不善良

读完《恶意》才觉得自己并不善良

作者: 爱吃柚子的铁柱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22:55 被阅读85次

    读完《恶意》,也许你会开始进行进行自我审判。——这是我要写在前面的话了。

    东野圭吾,广受好评的推理小说家,不得不说,他的名字已然成了推理小说的商标了,一如《恶意》中形容东日彦高的那般。

    《恶意》是我阅读东野圭吾所写的第二本书,与《解忧杂货铺》相比,这本书的情节与时间点更集中一些。

    对于推理性的小说,我多将其视为充量读物,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我并不会自己就书中的情节、线索去推测动机、“捉拿”凶手,就这么任书摆布。这或许与我的性格有关,无论多么起伏的情节、多么精彩的反转,总是木讷、无脑的接受,倒显得这书并没什么精彩之处了,实际上是自己过长的反射弧抢了小说情节的风头。

    读完《恶意》,我无法对于其小说情节做出评判,但我更在意书中给人的共鸣。在这儿,我还谈不上共鸣,只得说是认同感。

    东野圭吾的《恶意》,以小见大,托起的是社会现实——校园暴力。

    近年来,网上出现的关于校园欺凌的话题以及视频数见不鲜,但难以想象,校园暴力的大部分起因居然是“我看他不爽”,如同小说中的施暴者一般。这份“自我感觉”,使得拳头越过了边境,搅乱他人的人生。而最大的暴力,恰如书中野野口修经历的那般:被迫成为暴行的共犯。

    对于被施暴者来说,委曲求全,站在施暴者的队伍中,是一种寻求自保的方式;但被恶意渐然的心,何时能洗的清呢?

    书中野野口修对于东日彦高的那份“不爽”,更像是他对自己的同情。在那个以“人格毁灭”为动机的谋杀案中,与其说野野口修杀了东日彦高,不如说他谋杀了自己。自己的善意、面对暴力该有的反抗、自信等等。

    在书的结尾,作者提及“不论如何丑恶的偏见,它的产生绝不是历史和地域的错。”随即点出野野口修对于东日彦高的那份讨厌,仅仅不过是其年少时母亲自然流露出来的那份轻蔑。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人格构成之重要。

    读完《恶意》,我才发现自己并不善良,我也曾身患轻蔑之症。轻蔑施暴者,又觉得被施暴者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双重的轻蔑,导致自己做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选择。看似与世无争的性格,但恶意已经出现了,随后勇气、善良接连逃逸,最后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求存。

    这是我对自己的审判,谨以自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恶意》才觉得自己并不善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dt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