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敬
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2. 静坐
“静者,审也。”静就是自我的审视、自省。“争的甲骨文原来是两只手相互拉扯的样子。其实放在“静”里,体现的是我们对内外世界的一个选择。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看的是外部的世界。但一旦静坐下来,闭上眼,你将会打开一个更加丰富的内部世界,是向内的审视。
3. 早起
“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此日早起”
“败人两字,非傲即惰。”聪明人大多是因为做气导致失败。庸人、平常人大多是因为懒惰导致失败。
为什么要早起?
- 早起可以养气。
- 早起反过来也可以避恶习。
- 早起之后,世界一片安宁.
- 早起便能早睡,晚起则易晚睡。
4. 精读
曾国藩读书之法: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 要读经典。且经典一定要精读。
- 一书不尽,不读新书。一本书先要沉浸进去,最终才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看书做札记,这样有助于读而后学。
- 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读书不是为别人而读而是为自己,要读出自己的味道。
5. 读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思想史,历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作用?
- 了一个人智慧是有限的,历史的智慧是整个人类文明智慧的深厚沉淀。
- 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
- 我们认识世界和社会的方式是从现象到规律,而读史是最佳的捷径,史书中既有现象又有规律。
6. 日记
- 每日积累,记茶余偶谈,德行、学问、经济、艺术。各种学问智慧碰撞与补充,心有所得的记录。
- 写日记须端楷凡曰问过恶 (身过、心过、口过)皆需一一记出。
写日记的作用:
(1)和自己周旋,达成自我和解和世界的和解
(2)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7. 不要丢掉看家本领
对你所擅长的专业,技能,一定不要丢弃,一定要每日每月反复揣摩。因为这种技能,无论你是否始终从事这种职业,当它锤炼到一定程度,它就会支撑你的人生。
8. 谨言
谨言——刻刻留心,是功夫第一面临人和事的时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祸从口出、乱从口出。不纠缠,少争论,少情绪化,多一些理性。这是一种行动的智慧,也是一种交际的智慧。
9. 养气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曾国藩讲的“养气”,指的是养自己的元气,丹田之气、先天之气。
通过元气塑造,就是塑造自己内在的世界。在面对外部世界的压迫和坎坷时,就足以应对,云淡风轻。
10. 保身
保身具体内容是:节欲、节劳、节饮食
节欲——年轻时节制欲望,等到慢慢成熟,拥有平台和条件时,就可精力旺盛地面对所有事情。
节劳——不要过分劳累,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过多消耗精力。
节食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吃太多了就过犹不及。
11. 作字
为什么要每天练字?
1可带来书法水平的提高;
2可修身养性。古代的书法家,因合乎阴阳之道大都长寿;
3可锤炼母语的基本技能。
12. 夜不出门
夜不出门——原因是“旷工疲神”
疲神——晚上的应酬,极其消耗精力。夜里不去赴外面的饭局,不去过那种无聊的夜生活不疲神。
旷工——作为知识分子,晚上是最好的读书和写文章的时间。夜声人静的时候,往往才思泉涌。古人认为日落而息,到九点左右就应该休息了,要让身体进入一个休整状态。既不“旷工”又不“疲神”,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