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之所以被人们奉为经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能从他的作品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祥林嫂,她经历了两次丧夫一次丧子,在她的儿子阿毛被狼叼走后,祥林嫂就彻底疯了,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儿子,失去了人生的希望,犹如一具行尸走肉。
她不管见到谁都会说她的悲惨经历,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会对她报以同情,慢慢的,就没有人愿意听她唠叨了。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祥林嫂的人物,他们总是抱怨自己的委屈和遭遇,觉得所有人都做得不好,仿佛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
只要他们一张嘴,就开始不停地抱怨和发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自己的压力。而最可悲的是,同样的话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对周围的人诉说,就像祥林嫂,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
而他们之所以会变成“祥林嫂”,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无力和无助。比如我遇到的一个业主爸爸,就非常典型。每次跟他见面,他都会阴阳怪气地贬损你,把我们说得一无是处。然后就是抱怨他的前任,抱怨他的手下,抱怨公司的体制和社会的环境,仿佛在他的心中有发泄不完的怨气。
而且他不仅像“祥林嫂”,还很像阿Q。他总是自问自答,一边贬低我们,一边抬高自己。仿佛这样子的精神胜利法才能让他感觉舒服和愉悦。
年少的时候很多书都读不懂,读不懂鲁迅,读不懂哲学,读不懂人情冷暖,读不懂人心复杂。
现在的自己慢慢的理解了鲁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孔乙己、阿Q还是祥林嫂,他们都不是虚构的人物,而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有时候,我们会感叹,人性之复杂,之丑陋,让人生无可恋。但有时又为人性的光辉和美好而深深折服。
大学时曾报过一门选修课《生死哲学》,老师叫我们买了一本相关的著作,当时也没有完全看完。今天闲来无事,翻出来重温,竟然有了很多新的收获。尤其是这本书的序,让人很有感触。
写序的人是一位老教授,他经历过上山下乡,三反五反,经历过十年动乱和改革开放。后来他被诊断为中期结肠癌,在治病的过程中,他经历了病痛的折磨和痛苦,也目睹了病友的不幸离世。对于生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看法。幸运的是,在进行手术后,医生诊断他的肿瘤是良性的,所以他也有机会完成自己的心愿,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留给后人。
看完这篇序言,最大的感受便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走到死亡的那一天,如果那一天真的降临,我们有勇气面对吗?面对病痛的折磨,我们能坚持下去吗?死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死亡的恐惧和病痛的折磨才最令人绝望。
昨天看到一个短视频,触目惊心。一位男子抱着一个婴儿横穿马路,被迎面而来的小车撞飞,手中的婴儿直接飞向天空,头部重重着地。那个襁褓中的婴儿,还没有学会说话和走路便离开了人间,真是让人感叹。而最痛苦的并不是死者,而是他的亲人。面对亲人的猝然离世,要有多大的勇气面对这种伤痛?
祥林嫂是一个悲剧人物,她一次又一次的从悲伤和痛苦中走出来,又一次又一次遭受命运的打击,直到儿子的去世,成了压弯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生苦短,我们的人生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我们现在拥有健康、快乐,拥有陪伴在身边的亲人,已经是最大的福气。要好好珍惜现在这一刻,当不幸降临的时候,它们会是我们的安慰剂和止痛药,因为我们至少曾经拥有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