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离开校园

作者: 我想和世界谈谈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05:24 被阅读0次

            记得那是07年夏天,高考成绩公布之后,班主任老师通知大家回学校报考志愿。

          那天我刚到学校会议室,还没来得及和同学见面就被班主任喊过去了。老师把志愿表递给我,我当时连看都没看,随手就扔了,和几个不错的同学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学校,从此就彻底离开了校园。

            记得当年我的高考分数是420分,在山东这个教育大省,是不够本科分数线的,但如果要上个比较不错的专科学校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个选择根本就早已在大脑里抹去了,上学无用论早就占据了我的大脑。

            为什么对上大学如此决绝,居然在人生的转折点如此轻率地丢弃了志愿表?

            其一,我舅舅家的两个表哥比我大两三岁,也都是大学毕业,但是他们的工作和待遇和一般的工人差不多,当时十七八岁的我就认为上学无用。还有我表哥的母亲,也是一名人民教师,那时候的我看待乡村教师,就是普通农民的一份兼职工作而已。他们就是我能近距离接触到的知识分子。知识不只是用来赚钱的,更重要的是不断完善和修正个人的行为,更准确高效地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开拓我们的眼界,帮我们树立更高远的人生目标。可惜那时的自己却不懂这些。就在那个懵懂的年纪、稚嫩的大脑里种下了“读书无用论”的种子。

            其二,从小生活在农村,能接触到的职业就是农民、流水线工人、厨师、小商贩、乡村医生,内心对这种社会底层的生活自然是不存任何期待的,高大上一点的职业呢,就是教师和县政府工作人员。那时候的乡村教师和农民基本没有区别,自然对这个伟大的职业并不会有什么好感;对公务员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向往。这就是那时对社会的全部认知了,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只是因为年龄小才需要上学,等长大后就应该重复这些“前辈”的路线,成为一名为生存而出卖体力的劳动者。

            如果那时候知道这个社会上还有银行家、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大学教授、医生和律师等等更加高大上的职业,那么在我的心里也许会埋下当金融家或作家之类的梦想,也许会为了这个理想去好好学习,甚至会选择上大学去接近自己的理想。

            其实,那时的我是个有计划、有目标的学生。刚升入初中时,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经常被选拔去参加数理化竞赛。后来认识了几个贪玩的同学,开始放弃了学习,天天和他们一起玩。到了初二上学期,一直引以自豪的数学成绩竟然只考了四十几分,那次考试让我彻底觉醒了。想到叔伯家的哥哥们外出打工的艰难,我想我必须考上高中,我现在还小,不能出去打工干活。从那以后就开始远离他们,开始努力补习功课,后来终于顺利考上了高中。如果那时立志成为一名作家或科学家,我想可能我会选择读大学或是复读再考,来靠近我的理想。

            但是,生活没有如果,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会因为年长几岁而猛然改变,上了高中,甚至是高中毕业之后,都没有发觉“读书无用论”是错误的,以至于在我18岁那年,拿着大学志愿书却一眼都没看,也没有闪现过复读的念头,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校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离开校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ib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