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作家,也不算成功人士,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就是希望把自己有些特别的经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如果我走过的路能对你的生活甚至人生产生一点积极影响,或者起到一点借鉴作用,那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是一名高中生,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去读大学,而是直接步入了社会。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百转千回。从在店里打工,到自学计算机专业知识,从餐厅服务员到长时间无业游民,从职业起步阶段遭受冷嘲热讽,到技术进步之后的内心膨胀,再到后来在职场上的跳跃式发展,再如今的投资创业,已经有九年时间了。在心智成熟的路上,经历了从性格暴躁、不懂团队协作沟通,到学习情绪控制、带领团队等方面的转变。在生存模式上,经历了从被迫工作解决生存问题到投资创业的转变。
从一名高中毕业生通过自学跻身进社会的白领阶层,这样的过程让我感慨颇多,特别是对“要不要读大学”的思考比同龄人更多一些,现在很多朋友了解到我的学历和如今的收入水平,想当然地认为读大学没有用,反而要效仿我放弃读书选择就业。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反复劝导他们抓住读大学的机会。也希望借这本书,讲一讲我的经历和感悟,如果能促成更多有机会读大学的人去读大学,那也将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我的特殊经历也算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
大学四年是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从学生时代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时间最充分,学习力最强,同时没有负累的黄金学习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开始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分工、各行各业的运行规律,从自己的兴趣志向出发,尝试各种可能性,然后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学好,最终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和人生方向。以便更加顺滑的从学生过渡到职场人士,才能在自己所选的行业中产生更高的价值,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步入社会之后,我们不再有随意切换职业和方向的机会,毕竟切换职业和方向需要放弃之前的积累,从零开始。最关键的是,身处社会的我们不再有在学校里那样充裕的时间。因为这时摆在首位的是我们的生存问题,学习时间只能从工作之余挤出来。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刚毕业,如果没有资产继承,那么只能靠自己来解决生存问题。因为这些代价,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一切以丛林法则为准,你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你的收入,而你的收入又决定你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存状况。你只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场竞争力,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这时如果你再去选择那条更接近理想的需要从零开始的职业道路,显然成本过高。也正因为此,很多人直到退休,都在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所以,如果你即将或正在读大学,希望你务必全面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社会的各行各业,选择一个你自己喜欢的行业,并认真学习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做好准备。当然,这几年也见过一些转行的人,但成功的只是少数。如果能提前避免这种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选择,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大学有专业之分,学习重点也的确是专业知识和能力,但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接触各种典籍 ,和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对话,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构建更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通过专业人士讲授或是书籍来了解各组织机构的运行机制,更全面完整地了解社会,也可以通过社会学家对我们以群居形态生活的这个社会多几分了解,通过金融学家认识到经济运行规律和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经济行为,甚至可以习得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理财。总之你在学校里有的是时间学习自己想学的一切。
近几年我也在思考,读大学的梦想为何迟迟没有破灭。其实我现在去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并不强烈,最渴望的是一整段闲静的读书时光,能去读那些伟大的思想哲学著作,增强自己内心的力量,去应对这个风云变幻的社会;去读那些历史典籍和资料,借鉴那些历久弥新的策略和思想,去指导自己处理人生中的重大抉择;去读那些发人深省的心理著作,更清晰准确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一路走来,期间遇到过很多贵人相助,如天津大学图书馆的张老师借给我一张学生卡,让我可以自由进出图书馆,使得贫瘠的大脑迎来知识的甘霖;如帮我介绍第一份程序员工作的胡波大哥,让我真正走上了程序员这个高薪行业的从业之路,获得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日后我也不会养成买书从不在乎价格的习惯;还有劝导励我读完第一本书的王威大哥,促使我养成读书习惯,能在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等方面不断成长到今天。还有我认识的刘哥,带我进入全新的生意场。
这一路的成长,积累了很多对生存和生命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对目标和时间的管理、对学习与自律必要性的理解、对理财与创业的实践、对未来的把控,我会用一本书的内容和你一起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