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批乐山兵,到了部队后,许多人都分在炊事班。十八九岁当了伙头兵。当时觉得有点吃亏,当兵不去扛枪,见天和菜刀锅铲相处。后来,大凡在炊事班呆过的,厨艺都会有几分好。
我们有个战友群,其中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讨论如何炒菜做饭。经年累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菜。比如德林,在厨艺方面是个很全面的选手,他对海参鱿鱼的做法,总是有独到之处;乐生的回锅肉,无论是用盐菜或者蒜苗,任何时候都获得掌声,他制作回锅肉的心得,总结起来绝招有二,一是要把肉炒出灯盏窝,二是用甜面酱取带白糖;另外一个战友福华有一拿手菜,肥肠烧鱼,味道简直不摆了,鱼鲜肠脆,口齿生香,吃过就忘不了。
画家张大千的手写菜谱,回锅肉一栏下专门注明豆瓣爆炒这次回乐山,念起小时候经常吃的仔姜烧鸭,口舌生津。那个时候,乐山城乡,特别是我下乡当农民的那一带,茅桥、青龙、普仁、九龙等乡村,许多生产队一开春就会买一大群小鸭子,由生产队抽出几个男人,吃住都和鸭们一起。每天赶着鸭群,沿着小河水溪和一望无际的秧田,四处放鸭,
鸭群赶的远的,是一直赶到成都、重庆,鸭子也长大了,从几两一只长到几斤一只,就地卖给成渝两市的食品公司,背着现钱坐客车回来。而在乐山,被屠宰后清洗干净的鸭子,为了保鲜,总是放在一个个注满清水的盆中销售,乐山人称之为水盆鸭。水盆鸭充斥市场的时候,也是本地最出名的仔姜上市时间。仔姜烧鸭,成为这个地方一道名菜。
问起战友乐生,他说已经多年不见水盆鸭的影子。现在的鸭子都是吃饲料,几十天就长大上市的,品种也不是传统的土麻鸭。乐生又说,偶尔也会有农民卖麻鸭。乐生是个好同志,说话间,买了只四五斤重的传统麻鸭,直接送给我。于是,赶紧呼朋唤友,由我主厨,来一道仔姜烧鸭。
烧菜,无论是烧排骨、烧鸡鸭牛肉,先焯道水是重中之重,把血水滤去,焯水中如果再放点花椒老姜片,还可去腥。
乐山一景鸭肉焯水后捞出,正好买到农民刚刚从榨油房榨回家的菜籽油,油香扑鼻。热锅,待油熟,放入适量的豆瓣和几颗蒜头。
豆瓣是川菜的灵魂,以郫县豆瓣为上尊。可惜这些年郫县豆瓣的生产厂家太多,质量越来越马虎,除了咸,几乎很难买到高质量的郫县豆瓣。特别是豆瓣中的辣椒皮,完全不顾川菜的形象,令人遗憾。这次烧菜,我采用的是本地土主场生产的豆瓣。
豆瓣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四川农村甚至城市,每年都有许多家庭采用传统手工制作豆瓣。我相信,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敢于挑战有三百年历史的郫县豆瓣,肯定是发现了郫县豆瓣存在的软肋,我是第一次尝试采用土主豆瓣。开瓶后一闻,比先前采用的郫县豆瓣香。
好的豆瓣除了颜色油润,还应该透出开胃的香味。
凡是烧菜,不管是排骨还是鸭子,定要翻炒到位。待鸭皮开始冒油放入准备好的高汤(先前就熬制好的骨汤),等到鸭子烧熟后,收汁之前放入乐山特产仔姜片,放早了,仔姜萎缩不成体统。收汁到位,试试咸淡后起锅装盘。
按照我烧菜的一贯作风,是不放味精之类的辅料,一切以突出本体食材味道为主。上桌后,成为今天请客的主角,很受欢迎,大盘见底。我后来总结,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土主生产的豆瓣。回昆明的时候必须带几瓶。
后来我还为战友们奉献了一道菜,新蒜窝笋烧猪肠子。猪大肠是下里巴人喜欢的,正式场合上不得台面。过去的猪大肠油水重,满足劳动者的需求。以前的猪大肠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现在的猪大肠和过去的不大一样了,长期吃饲料,说不清楚的味道不浓了。
关于猪肠子的做法,乐山有几道美食,其中一道粑豌豆炖肥肠,汤白肠糯,豌豆入口即化,很受欢迎。
豌豆炖肥肠汤最出彩的是豌豆的制作,首先要把干豌豆泡一个晚上,然后用高压锅煮熟,去皮后保持豌豆的身材和肥肠同炖。
猪大肠一定要洗干净,除了用葱叶姜片食盐反复搓洗,还得用面粉揉搓,否则内心深处会有不安。然后焯水,水中放入姜片花椒,去除腥味。
乐山乡村一景窝笋以本地产的圆叶窝笋为上。每天上午,在菜市场出入口处,总会有许多老年农民带着自己种的窝笋出售。她们卖的窝笋没有卖相,长得清秀,大小不一,先买好备用。
至于新蒜,特别推崇乐山茅桥黄土地上出产的“把把蒜”,这蒜,是传统老品种,辛辣,提味之冠。之所以叫“把把蒜”,当地人从地里收获后,把蒜连蒜苔部分,附带黄泥,五六颗直接拴成一把,晾晒干后,直接上市销售,不论斤而论把卖。
猪肠焯水后切成块状,锅中倒入今年的菜籽油,油熟后加入适量本地土主场生产的豆瓣炒香,然后放入剥好的大蒜和肥肠一起开会。
会议一直开到大家都觉得该散场的时候加入高汤窝笋同烧。现在的猪大肠胆子小,稍一用火便投降了,所以高汤适量,毋需动用武力便熟到位。
起锅装盘,趁热吃,是一道独特的喝酒下饭皆宜的家常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