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谣言粉碎机

作者: BigQ个人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23:16 被阅读3次

    这本书是由认知行为疗法先驱者阿诺德·拉扎勒斯、心理学教授克利福德·拉扎勒斯和心理治疗师艾伦·费伊所写。是不是有太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束缚了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有太多根深蒂固的想法限制了我们的脚步?这本书就是要带着你一起思考,破除40个心灵谣言,让你不再迷失于所谓的“正确”之中。

    『谣言一:别憋着,要痛快发泄』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生气的时候不发泄出来,总感觉会气坏身体。没错,大多数专家也建议应该表达愤怒而不是压抑它,要释放出来。但有个问题是,怎样释放才比较好呢?提高分贝、拍桌子、咬牙切齿,还是猛跺脚?这种看似痛快的短期满足,不仅会让你看起来十分失控,而且往往会付出额外的代价。

    正确的方式是:直接陈述。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让对方感知,这比情绪化的攻击性言论要有效得多。举个例子。丹尼斯是杰克的上级,但杰克却越过了丹尼斯直接向老板作了汇报。如果丹尼斯愤怒地说:“混蛋!你以为你自己是谁啊?你居然敢越过我向我的上级汇报!”这样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而且容易给关系造成严重伤害。毕竟“汇报”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他俩在未来的交集还很多。但如果换成直接陈述,“你越过我,向我的上级汇报,我感到很生气。未来需要我们一起做的事情还很多,你最好不要再做这种事了。”这种积极、正面的回应,既体现了陈述者的主见,而且可以得到好的结果。

    因此,容易暴怒的你,心中要常记三句话。

    “生气是允许的,但最好是建设性的表达,而非破坏性的发泄。”

    “丧失冷静将让你处于下风。”

    “逼疯自己的不是人和事,而是你的念头。”

    『谣言二:爱是无条件的』

    是不是到现在你还相信有“无条件的爱”?不管自己的行为多么可恶、言语多么恶毒,亲人、爱人和朋友都要无条件地爱你。

    有些人会抱有这种想法并不难理解,因为他们一路走来就是受到来自父母无条件的呵护。可是,在其它人际关系中呢?你的言行将直接决定:谁会爱你、谁会恨你、谁会主动找你、而谁又会躲着你。即便看不到原因,但里面必然有他人认知所决定的暗逻辑,而逻辑里的因果就包含“条件”。

    结婚不久,苏西发现下班后,她的丈夫总要去拜访亲戚,或者约哥们儿喝上一杯后才回家。苏西说:“我是他的妻子,他应该一下班就回来和我待在一起。”而她的丈夫却说,“累了一天,刚回家,我就要面对苏西无休止的抱怨。”

    是啊,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总不如意时,要不要问问自己:我对人生中重要的人做了什么?我的性格就十分完美吗?我的脾气让人舒适吗?我好相处吗?如果你对这些问题都模棱两可,那么在其它关系中,即便别人爱你、尊重你,也会和你保持距离。更何况,没有人能全天候地表现出温暖、愉悦和亲切。

    想要收获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常记以下三句话。

    “‘你怎么做’比‘你是谁’更重要。”

    “清楚你在不同环境下的角色。”

    “如果希望别人对你好,你首先要表现出足够的友好。”

    『谣言三:控制是让别人听你话的最有效方式』

    8岁那年,凯在别人的支配性语言下亮出了拳头。

    18岁那年,杰瑞因父母总命令他做这做那,愤然离家。

    38岁那年,苏珊受不了丈夫长期的指使,离婚了。

    作者在大量心理治疗实践中发现了一个事实: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指手画脚。夫妻一方想让对方就范,势必会带来敌意和争吵;专横的老板一定会失去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员工;尝试控制朋友的人,往往会四面树敌。

    如果你想和人友好相处,希望给人留下可爱、得体的印象,那就不要尝试控制别人,哪怕是再小的命令。除此之外,也不要觉得自己不主动要求别人就妥妥的了。对正面意见的完全抵触和直接反驳也是一种控制,这种无逻辑的情绪抵抗同样会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抱着别人想“教你什么、提示你什么”的心态,会让人更乐意帮你。当你接受以后,再和别人沟通时,往往更有效。

    因此,和人交往时,想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你首先要思考三句话。

    “没人喜欢被别人指手画脚。”

    “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是开启有效沟通的利器。”

    “规定或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往往不能达到你的目的。”

    总结一下,从众而行者,往往泯然于众人;因事制宜者,才能脱颖而出。不要盲信约定俗成的所谓真理,现实往往充满了复杂和变化。运用正确的方式,接纳全新的观念,从自己出发,你才能驾驭人生的大船,乘风破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灵谣言粉碎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kf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