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并没有泪流满面,可是越发心疼我的母亲。

最初李焕英定档的时候,网络上有一种奇怪的声音,说他抄袭《乘风破浪》,我没有看过2017年的《乘风破浪》,但是看过2016年的《喜剧总动员》,这种说法大概是没看过的人才会说出来的话。匆匆复习一遍《乘风破浪》,只能感慨: 这个世界只有女导演可以拍出来让人思考的女性题材电影。

徐太浪有了穿越的机会,感动于母亲对于爱情、生命的奉献,却没有想起来为改变她的悲惨命运做点什么,而是兴致勃勃地加入了废材老爸激情燃烧的街头岁月,高呼:“无兄弟不远行。”

我无意评判两位导演的高下优劣,都是能人,都比我强,我想说的是,性别的壁垒客观存在,打破这种壁垒,“良心发现”是靠不住的,平衡双方的话语权才是正道儿。女性要做女导演、女企业家、女教授、女科学家.......只有掌握话语权的女性越来越多,女性的命运才有更多的机会被看到、被思考、被改变。
看完《你好,李焕英》,很多姑娘跟贾玲一样,有个心愿:如果能穿越到妈妈未嫁时,拼尽全力也要改写妈妈的命运,为她换个老公。我也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答案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有能力穿越,我应该会帮我妈继续读书。

我的母亲是她短暂学生时代的天之骄子,可是很不幸,她遇到了重男轻女的家庭,上面是不学无术的哥哥,下面是嗷嗷待哺的弟妹,她是吃苦受罪的“正当腰”。母亲的成绩很好,初三时某一天,突然长起来水痘,那个年代,没有太多的医疗方法,只是简单粗暴的居家避风。可是自此,母亲的读书梦彻底破碎,大舅舅突然发现母亲可以干更多家务和农活,于是开始每天跟母亲吵架,怂恿偏袒长孙的老人。目的就是母亲必须要跟他一样辍学。即便母亲的老师来家里做了几次思想工作,依然无法改变这个结果。读书升学成了母亲此生最大的遗憾。
我知道我的母亲是个普通人,即便真的继续读书,未必会有多么大的成就,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她绝对比现在过得好。我始终相信,对于普通人而言,学历越高越好,学历越高,生活水准越高。而教育是普通人开启向上之路的唯一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