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一本亲子阅读指导手册(从小读到大)当时这一本书刚出来的时候就引起轰动震撼中国的教育界。
作者尹建莉是我们中国家庭教育标志性的人物、作家、教育学者。同时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她的女儿圆圆是他在教育思想的成果体现,多次连跳两级。16岁参加高考最后总分超过清华大学录取线22分。
这本书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孩子教育上正确引导。分为以下几个点
1、阅读的好处
2、如何对孩子进行的引导
3、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4、给孩子选书的基本原则
5、如何引导孩子认字?
6、作者分享的教育观。
小时候听过一个“银碗讨饭吃”的故事,说的是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自己的儿子祈祷,日久天长菩萨就感动了。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礼物中挑一样给他们的儿子,第一位父亲选一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个父亲挑了一辆装满黄金的金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个铁做的弓箭。
那个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上招摇,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间狩猎,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空山。把碗上的宝石扣下来变卖最后不得手端银碗讨饭吃,爱造谣的儿子失去了造谣的资本,每天从车上拿一小片金子放点粮食辛苦度日,会弓箭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熟练的功夫,经常猎物回来一家能有都有酒有肉吃。
这个淳朴的民间故事值得我们作为父母的深思,我们要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的负责。
时代发展的今天金钱的概念还基本停留在物质财富的层面没有本质变化,而弓箭的概念则需要重新定义,那么在当下是什么?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最可靠的礼物呢?
这个可靠的礼物就是阅读,我相信,现在家长们对孩子的具体期望是各不相同的,但所有人的第一期望和终极期望都差不多,只希望孩子一生健康幸福,这样的大目标,通过阅读所能实现的就是给孩子良好的智力和心理品质。
宝宝启蒙的教育,应该从出生就开始有的人会好奇了,刚出生怎么开始呢?其实宝宝启蒙的一个黄金时期是零到七岁这个时候,我们要当一个话唠父母给宝宝创造一个学习的小环境。
在圆圆还是一个小婴儿的时候就经常就对宝宝说道,宝宝肚子饿了吧,该吃奶了。妈妈已经给宝宝准备好了,现在就开始吃吧,或者看见一盆花就告诉孩子,这是一盆花叶子是绿色的花是红色的哦,这里还有一片叶子,是黄色的等等。不用在意,孩子听不听得懂,就当他是能听懂的。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家长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宝宝第一次听到的词语,尤其来自母亲的语言都包含着爱和温暖。尽量用和平的口气正规的语言,平常怎么说就怎么说吃饭,就是吃饭看书就是看书少用一些叠词,比如吃饭饭看书书之类的。宝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会表达的,更自然准确。
现在的宝宝,一出生就被各种海量信息包围,如果他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电视机或游戏机手机面前度过很少接触书籍,长大再培养是十分困难的。在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上,家长要适当的“抢位”!让孩子和图书从小就亲近。
当然要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经常和孩子亲子共读虽然辛苦和劳累,但最终的收获将远远大于付出。
心理学研究证实,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更高逻辑判断更清晰。无论出生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身居乡下还是都市都可以借此获得丰富的智力储备和内在力量,宝宝多阅读可以使逻辑清晰语言能力提高、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就是这样当孩子影响了她女儿圆圆的一生。简单来说,她的这一个行为,给了孩子日后的幸福,上了一份保险。
不少爸爸妈妈们都会给宝宝买绘本或者识字卡。其实建议给宝宝先从绘本、古诗开始,因为绘本是最简单的故事,古诗是最精美的文字。读绘本大约在孩子半岁以后就可以读,而古诗可以更早一些在抱着孩子睡觉或者和她说话的时候,不时地给他添上一首或者几句,这是一个亲子互动的行为,孩子感受到爱和美就够了。
小朋友都喜欢韵感很强的东西,儿歌或者诗歌,两岁左右会说话了,可以引导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古诗词锻炼孩子的发音,让他体会语言之美,还可以认字。
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是非常好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和妈妈去小伙伴家玩,妈妈出了一个算术题让我和小伙伴两个人比赛算,赢的人可以吃荔枝。我数学特别差,一直算不出来,那时候的我感到很耻辱和自卑。这个自卑一直到我成年都还影响着我。这是一个父母教育孩子错误的行为,孩子的成长父母一个小小的行为都会影响一生,严重的甚至会产生错误的决定。
父母们从小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无异于是对孩子未来负责。
当然有的人会说孩子三个月左右就开始接触,图书太小了。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求,宝宝去耐心的听或者读,他多半是用嘴巴咬或者撕书,我们也要允许孩子撕书对婴儿来说用嘴啃或者手撕都是孩子的一种阅读方式。
让孩子的小手感受这些书的不同,可以适当的买一些可以撕烂或者是撕不坏的书给他,有些用心的家长,可以把孩子是坏的书粘起来保存,孩子长大以后就是一份珍贵的纪念品哪个孩子和家长看到这样的纪念品不会开心的一笑呢?
古人云书香门第,父母爱阅读才能做出表率。带孩子去逛公园逛商场时,一定要带她逛逛书店,这里有一种独特的气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让人感受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会喜欢阅读,从小就会潜移默化的觉得阅读的重要。而我们给他创造的小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决定性因素成长。
听到这里,有些父母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行动了,欸...接下来给大家说说如何选择孩子的读物书籍。
五个点供大家参考一下,
1、选择经典书,因为经典作品能流传多年而不衰是有它的道理的本身就是大浪淘沙后的黄金是无数人和很久的时间,帮助我们筛选出来的。
2、选择畅销有成效的书,一本书一出版口碑就得到高度好评,书自然出色,以后可能会自然成为经典。也不乏一读。
3、选现象及图书 什么是现象及图书呢,就是出版后获得巨大成功,引发出版市场轰动效应的某些书,比如这一本从小读到大就是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轰动。这样的书都是开创性的图书,可谓出类拔萃,不但自身畅销深受读者喜欢还会改变出版市场的某些局面。
4、选择有参考文献的书,参考文献反映作者的阅读水平研究能力以及其论点论据的可靠性。
5、选择作者。好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份优质的书单,质量的论点、论据的可靠性都有保障。不用花太多心思去细心挑选。
6、选择一个出版社大的知名的老牌的出版社出品的图书,这个就不用过多解释了。
最后一点呢?就是看感觉了,一本书无论别人如何给予最高度的评价,但如果自己或者孩子看得为难,那说明这本书并不合适。
很多家长都认为,小孩子才两三岁就给小朋友读一些图书童话故事就好了,其实读书和孩子的年龄不需要过分的一个匹配,大致遵循从简单到难,逐步递增即可。平常鼓励孩子们重点读一下经典名著科普读物人物传记的长篇小说。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一个积累与知识储备。
这里重点说一下,尽量不选儿童版或者缩写版的儿童版名著,这个儿童版的概念出现,是源于商业的一个操作,源于人们对儿童阅读能力的一个不信任。著名作家王安忆很早就反思儿童文学这个概念,他并不认为,文学可以分为儿童和成人两类。认为阅读的下限是认知,而不是年龄这个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所以从不赞成儿童多儿童版的小说。
既然已经深深地明白了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更珍惜这些童年时期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浪费在一些平庸的著作上。
有的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很早就送宝宝到幼儿园或者早教机构去学习认字,这是一套很有趣的一个教学模式,让孩子在轻松和快乐中学习认字越多,孩子现在既轻松又愉快,那他们的活动肯定就是值得的,如果他们把学前教育办成了前小学教育,孩子们规规矩矩上课写作业,还要考试就是错误的这样的任志只会败坏孩子的一个学习兴趣,让孩子早早地开始业务学习厌学情绪,将会给孩子的人生造成很大的一个错误。
这会使孩子还未起跑。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现在的一些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十分的严重名目繁多的课外班又紧盯着家长的钱包。孩子在不快乐的状态下去学习当然也会认识很多的字,但是用一个非常微小的眼前成就来换一次孩子未来学习兴趣,大家想一下值得吗?
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父母都不会强行要求小朋友去学习,这只不过是一些商业阴谋或者愚蠢的跟风,扼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一些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多孩子都会逼得很厌恶学习。
那么小朋友需要先学拼音在学汉字吗?很多年来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认为小朋友在学汉字前要先学拼音,这就是为什么小学一年级开学之后就在学a o e,现在一级幼儿园也开始学了,但这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早学,拼音是对付生僻字而用的,不是为了学习常用字所用的。这里说的这一段话,指的是没必要早学习拼音,低年级开始学就好了,而从幼儿园就开始学拼音是该有一定识字量的大孩子或者成年人准备的。你家宝宝合适学了吗?大家参考一下。
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适当学一下古诗词,孩子们像一张白纸最先接触到什么就会侵染,什么越是接触的早就越发引发兴趣,儿童黄金期的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会真正的课进脑子里,然后化为自己的智力财富和精神财富,背诵本身也是一项一支活动,对挖掘儿童的智力潜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很有帮助,我们中国的一些古典诗词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从古至今都散发着一些迷人,而高贵的气质,背诵起来特别有节奏感韵,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到这样的文化瑰宝文化,品位的起点就开始很高了,就会让孩子受益一生,富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啊。
那什么时候可以给孩子学习古诗词呢,其实和孩子认知是一样的,哪怕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可以把诗歌当作儿歌读给孩子听不用担心,宝宝听不懂,哪怕是小婴儿都可以读给他听孩子感受到韵律感受到父母的爱一和温度就可以了。
语文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而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唯一途径。在小学有那么一种假象,一些孩子从不读课外书考试成绩经常很高,有一些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在考试中并未显示出优势,就是因为小学语文考试卷,一般都是围绕教材来出的。考试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确实会让孩子们在卷面上表现出好成绩,其实不少人的好成绩只是一种假象。这种考试考的是学生们学课本的水平,而不是真正的语文水平。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他告诉我他的儿子不会写作文,帮她看看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写出好的作文。
趁他孩子去踢球,她妈妈悄悄地把他的作文拿来给我看,第一篇作文题目是写一件有趣的事,小男孩喜欢踢足球,他开篇就说他认为踢足球十分有趣的事,然后描述他踢球的时候得愉快球场上的一些精彩细节,还穿插的两个太崇拜的球星,看起来他对这些球星的情况了如指掌,写的也津津有味,这篇作文貂蝉语言流畅情真意切,还有一些生动的比喻看得出。她在写作中投入了自己的感情,整个文章内容和标题框订的外延有一定的出入,但总体来说上乘之作,我从头看到尾这样的作品,老师给的成绩居然是零分,要求他重新写。
我感到很惊讶,不相信作文,还可以打零分,何况还是这样的一篇佳作赶紧往后翻看到了还要写了一篇相同的。他妈妈说,这是老师要求重写的这次一定有趣的事情变成了这样子踢球时,有个同学碰伤了腿。他就停止踢球,把这个同学护送到医务室包扎伤口又把同学送回家感觉做了件好事,认为这是一件有趣的文章,字数少的可怜叙事有点无病呻吟,老师给出的成绩居然是72分。
朋友告诉我,这篇文章是儿子编出来的,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来,我觉得仿佛看到有人用锤子蛮横的杂碎一颗晶透的珍珠,然后拿起石头告诉孩子,这就是珍珠。
有句话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件事情是:庸医司性命,俗子议文章。前者若能要人的命,后者就能噩杀人的激情和创造力。
现在害怕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非常多,老师和家长总会在吃饭埋怨和批评。有多少人能从根源教育教学方式来反思一下呢?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在写作训练中,总不能说真话,总是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话,表达自己并不存在的思想感情。这样,他们的思维就被搅乱了会让他们不知所措,同时失去感觉和判断力以及寻找素材的能力,学生们在面对一个命题作文的时候,会不不由自主地绕过自己最熟悉事物、放弃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和体验;然后选择一些俗不可耐的素材,写一些自己都没感觉的作文。这个就解释了,为什现在小学生都有作文通病,其实就是去凑文字而已。
作者的教育观表示,教育从来不是孤立事件,从阅读到功课,从生活到习惯,从心理到行为等等所有事情彼此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拔出萝卜带出泥,阅读作为儿童教育的一部分,同样无法鼓励理解独立完成,他是一个家长或者教师整个教育价值观的部分体现。
亲子关系之间孩子一直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他和他接触的家长教师给他营造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最久最早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引导者。一个孩子培养得好不好,从不是。单纯的动机和目标的问题更是方法和教育的问题,教育方式解决了父母的爱,可能是一种花园反之可能是一座牢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