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东老师分析:口吃病的内在实质是心理障碍,并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以使口吃患者达到达到心理放松,消除对口吃的敏感和恐惧,是很关键的。但我们在观察口吃患者说话时,很容易就会发现他们的呼吸紊乱、发音困难等症状,这是口吃患者的外在表现。熟练用呼吸法能够对口吃有帮助。
呼气练习:气息均匀而缓慢地流出,呼气时间逐渐增长,越长越好。
换气、补气练习:数数儿练习,当第一口气快用完时,再补充气流,继续往下数。
体会气息控制的自如性:人的高、低、强、弱、长、短等不同的声音都是靠气息的控制与调节发出的。
共鸣控制练习:横隔膜的活动如果不灵活,缺乏弹性,发出的声音就僵硬、板滞,且无厚度。要想得到圆润、响亮、富有弹性的声音,就要进行横的灵活性及力度性训练。
用气推声,声随气出:呼吸与发音的协调训练,目的在于强化我们的“用气发声”的观念,形成“用气发声”的习惯,熟练“用气发声”的技巧。
行为疗法中的言语修养固然重要,但若离开了现实生活再好的方法也等于一张白纸。在我校面授临床治疗实践中,体验最深的是言语修养不光要练好,更重要的是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口吃病是心理障碍和不良说话习惯的综合体。心疗治本十分重要,但几十年的恶劣说话习惯,也必须彻底改造过来。矫治口吃病中的行为疗法,既是语言的再学习,也是两种不同习惯的斗争。因此,练好方法是一回事,用好方法又是一回事。有的同学,也非常理解言语改造和修养的重要性,在练习的阶段也特别重视,但要将方法运用于现实生活却又难为情起来,不好意思,躲躲藏藏。这种心态是十分有害的,学了也等于白学。你口吃被人笑话,采用新方式说话流畅也怕人笑话,只能在梦中圆自己的企盼啦。积极的方法是,想尽一切办法将所学的发音技巧运用于生活中去,用是更好的学习,当方法在生活中运用自如时,你将会尝到它给你带来的甜头。这时即便你不想用方法也不由自己。
任何学习,开始总是有困难的。我们学习"诱导发音法"来进行语言改造修养,在开始时,当然会感到很"别扭"、"不习惯"等困 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在熟练中克服的。在重新开始训练语言的时候,完全是有意识的。但在自己的努力锻炼下,经过长期的不断的反复练习和实践后,就逐渐变成 自动化的行动。言语修养具备了自动化的性质,结果就达到了熟练的习惯,到了这个时候,患者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言语修养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当要谈话时,虽然 没有主动地、有意地去掌握诱导发音法。但因其习惯已经在患者的语言习惯上巩固下来,所以,一出口就自然地掌握了诱导发音法。
实践锻炼是言语修养的提高,更是言语修养的最终目的,只有将言语修养和实践锻炼融为一体,口吃患者才能彻底地走出苦海,获得言语流畅的新生。更多治疗方法加v:wohao3636。刘老师口吃教学,免费教学一节课,终生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