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谈论的情感是爱情、男女之情。先前已经谈过这个话题了(详见http://www.jianshu.com/p/e76c8d512285),本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但是和朋友的谈论激起了一点兴趣,就几个问题再信口再说说。
1、某人说情感应该是不计回报的投入。
这句话是某人对我说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正经历一段感情的挫折,像一只小狗一样,躲在一个角落,独自舔舐伤口。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份她觉得很值得的感情,毫无保留地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爱,心心念念地期待收获一份美满,奈何知人知面不知心,她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一个好人家,最后的结局是一拍两散。我试图用契约的观点说服她,她不以为然,认为情感应该是不计回报的投入,认为她从不奢求彼此的付出对等,爱一个人就是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不离不弃。我以为,这太高尚了,太纯粹了,纯粹到沾了仙气。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有点俗气、有点现实的那么一个老百姓,恐怕用契约的观点来看待情感更合适。
具体地说,她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希望落空,就是因为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就是她履行了义务,却没有享受到权利。你说你爱他的潜台词是什么?无非是你也希望他爱你。你爱他是嘴上说说的事情吗?不是,是你做了事情,这些事情饱含了你浓浓的爱意,这就是你履行了义务。你希望他也爱你,仅仅是希望他嘴上说说吗?当然不是,是希望他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来体现这种爱,从你的角度看,就是你享受了权利,从他的角度看,就是他履行了义务。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可以不计回报地全心投入一分情感,那么痴情,那种执着,那种投入,惊天地泣鬼神。我等自私自利的老百姓,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总觉得单方面的输出或者付出是不靠谱的,有输入有输出,有权利有义务,这样才平衡。一味地输出而没有输入,那是慈善,是馈赠。情感,我更愿意当做契约,要体现合同精神,相互平等,双方自愿,互相承担权利和义务。在双方互负权利和义务的情形下,才可能达到某种平衡,只有平衡的状态,才可能更持久一些。一个力学事实是,受力平衡的结构才会稳定。
2、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大话西游里的这句经典台词,曾经感动了无数的人。我们多么希望有一份长久的爱情可以恒久地延续下去。的的确确,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几年前重庆某山林里的一对老夫妻,年轻的时候一起私奔,躲进山里,生儿育女,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男的为了方便女的下山,利用农闲时间,经年累月地开凿一条通往山下的梯路。这条路,被称为天梯,是两人几十年情感的一个缩影。撇开那些美好的期许和感人的现实故事,环视我们的周边,又有多少夫妇可以相守到白头?又有多少相守到白头的故事里不是包含着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
一万年,想想都害怕,人都变成个妖怪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吧。在我看来,如果非要在这段感情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3—5年,其实,3—5年都有点长。我希望的是,我和你争取把今年拿下来就很不错了,然后我们再考虑来年的事情。未来可期,未来也是难以预料的,我们把眼下的这一天、这一月、这一年过好了,这已经很好了。
3、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吗?
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是,总会是不是地看到有消息说,某人因为情感受挫、情感纠纷之类,跳楼自杀。那些因为情感问题自寻短见的人,是否记得三国演义里的那个故事,夏侯惇在一次战斗中,中了埋伏,眼睛中箭,他拔出穿着眼珠的弓箭,痛苦地喊了一句“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就把自己的眼珠吞到肚中。因为一时冲动,就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把无尽的痛苦留给父亲母亲承担,这是不是应该三思?
如果一个人真的那么爱你,他(她)会让你去死吗?如果一个人不爱你,你为他(她)死了,死有什么意义?
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吗?显然不是。那些独身主义者,不也有过得很好的吗?那些虽然结婚了,却没有花很多精力在家庭生活方面的人,不也有过得很好的吗?如果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假如爱情死了,生活还要不要继续?假如所爱的人离开了人世,生活还要不要继续?爱情还要不要继续?世上的爱有万千种,男女之爱只是其中一种,虽然它很重要很重要。何况,有个阅读哲学家说过,工作、娱乐、爱情……,构成生活的全部内容。
4、跟谁过不是过。
这句话是一个朋友的名言。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感觉这纯粹瞎说。后来,细细玩味这句话时,发现其中蕴藏着内容。说白了,一段婚姻要想成功,无非两个关键点,一是选对人,二是婚后经营好。这样就可以简单分成四种情况,1、选对人,经营成功,2、选对人,经营失败,3、选错人,经营成功,4、选错人,经营失败。不管我们如何选择对象,经营的如何,最终评价一段婚姻的结果,无非是看经营结果如何。从这一点来看,在一段成功的婚姻中,经营的分量远大于对象选择。基于人性的复杂和善变,基于那个导师让学生不能回头地找出麦田里最好的一穗麦子所揭示的道理(实际上,找最好的麦子和找最适合自己的人是一个道理,这根本上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有最优解但不一定能够找到,婚姻比选麦子要复杂,加上了时空等等约束条件,最优解也不一定是最优解。比较普遍的情形是,不找最适合,只找相对适合的。相对适合的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或多类人,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适当的时候,找到属于这个集合中的某个人。),可以判断,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经营、善于经营。也许,你会问,选择不好,还怎么经营?其实,生活中选择不好,而经营好的实例比比皆是。例如学业、工作、朋友等等很多方面,在初始选择上可能并不好,或者根本就没得选择,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经营的较好,这就是磨合、适应的魔力。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情形是,我们对不确定性的事物总是充满了疑虑,何况是婚姻这种大事,反悔的成本那么高,我们总是过分关注选择,却忘记经营才是王道。
���Q�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