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羽的死和敌人

关羽的死和敌人

作者: 白米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9-25 07:00 被阅读0次

关羽一生,英雄无敌,重情重义,唯一缺失是刚愎自用,使气负性,得罪人而不知。不愿与黄忠同列,以为耻辱,实际是借口,自认为高于同侪。

和传说中的张飞喜欢拷打士卒不同的是,他善待士卒而骄士大夫;他的骄傲不在于熟读春秋和道德优越,这一点其实未必不知道,论读书,这两本可以傲视一般人,但觉得够不上傲视饱读诗书的人。

他其实是谁也看不起的,读书多怎么了,书呆子一个,能万人敌吗?

刘曹孙,刘是大哥而已,以前大多数人忽略这点,关羽不是看得起刘备的才能,以关羽的骄傲怎么可能呢,他看的起的是刘备的皇族身份(尽管可能是假的),看的起得是自己的承诺,和一份可以公诸于世行走江湖的义气的美名,其实并没有没有深入内心的尊敬,否则,何至于需要刘的屡次劝诫,表面唯唯诺诺,实际屡教不改。

曹操其实也不在话下的,好色而反复等等弱点肯定不入法眼。至于孙权,即使曹操也看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在他看来不过一富贵之犬。

谁都瞧不上。

某种程度而言,关羽贸然攻击襄樊,是他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是他一生最大的败局。是战术上的大胜急转直下至大败,更是战略上的大败。直接影响蜀汉未来的结局。

短则影响到夷陵大败,长则影响蜀汉国运。因为他轻率打破了这个平衡,使得不能轻易动兵的格局变成丞相频繁出兵以求以攻为守的格局。未必不是蜀汉早亡的主因之一。

而这次出击,竟然是他自己的个人决定和兴致所至,并未通知更没有请示蜀汉集团军事高层,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

关羽之死,是蜀汉兴衰成败的关键一环,形势急转直下的节点。从此,蜀汉丧失长江中上游的战略优势,使得丞相一次一次只能兵锋局限于汉中方向。同时,人口赋税大减,财政紧锁,用兵也大为局促。

荆州至西南半壁江山在手,待以时日,也未必。

即使说蜀汉早晚要亡,但关羽之死使得这个结果大大提前了。否则荆州在手,对北,对东都是威慑。一旦有失,门户大开,战略立呈弱势,岌岌可危。所以丞相《出师表》才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益州为何疲惫?先帝为何早亡,此中之意明显,不忍明说。当然那个时候,翻旧帐,说也无益。

关羽之误,误己误国,最后国灭家亡,未尝不肇始于此。

一念至此,顿生苍凉之意。

而关羽至死,未必知道,使他腹背受敌的主谋是司马懿献策。只觉得是孙权背信弃义,只觉得是宵小之辈趋利负义,只觉得时运不济。

持才傲物,当以此为鉴,你以为的敌人来自你看不到的幕后,你最大恶意的对手,可能是你无意间的树敌。

而你一生最大的敌人,可能是某个你看不清的自己。

相关文章

  • 关羽的死和敌人

    关羽一生,英雄无敌,重情重义,唯一缺失是刚愎自用,使气负性,得罪人而不知。不愿与黄忠同列,以为耻辱,实际是借口,自...

  • 武圣关羽之死:设计杀关羽的不是陆逊和孙权而是他,江东第一谋士章

    作者|拾书夜读 关羽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蜀汉武将,在当时,只要提到关羽的美髯公关羽就足以让很多敌人闻风丧胆。可是谁...

  • 敌人比我先死一步叫 欧耶 我和敌人同归于尽叫 爽 我比敌人先死才是 最大的不幸 爱我的人鼓掌 不爱我的人奏 哀乐

  • 关羽必须死

    关羽的名声一直以来肯定是不错的,很多混江湖的古惑仔还会时不时祭拜“关二哥”,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他武艺高超,而是因...

  • 关羽之死,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关羽丢失荆州,兵败身死,是内因和外因多个因素影响,导致最后结果出现。总的来说,有几个原因: 内因一:刘备用关羽守荆...

  • 张飞之死

    关羽死在战场上,是个英雄。张飞死在小人之手。是因为自己性格太急。真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要为关羽报仇,其实蜀汉的人,...

  • 读《三国演义》杂感:第76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1.这回关羽听说吕蒙保全了关羽和其他将领的家属,然后书中写道—— 公大怒曰:“此奸贼之计也!我生不能杀此贼,死必杀...

  • 72集 胜败在于兵力和财力

    关羽死的可惜吗? 其实不应该用可惜这个词来形容,因为谁死的不可惜呢? 应该说关羽死的稍微狼狈了一些,毕竟是大意失荆...

  • 武圣关羽的死 谁造成的

    武圣关羽的死 谁造成的 关羽的死,其实是他自己造成的,准确地说,是他的性格造成的,如果他不作死,自己不弄死自己,可...

  • 《关云长败走麦城》读后感

    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故事意味着关羽的死。东吴派陆逊到蜀国打探消息,吕蒙都掉了江边的士兵和烽火台,而且关羽觉得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羽的死和敌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rt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