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芬看到了郑奇五的不得劲,赶紧转移话题,她问郑奇五:“你去滕城电厂打算承包什么工程?”
“暂时还没想好,待两天去工地再说,反正工地暂时还没有开工,有时间选择。再就是姨夫在滕城电厂做了项目经理,好活肥活仅咱挑,不愁没活干。”
“活确定以后找人好找吗?这个时间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在工地上,家里没人了,不太好办。”苏芬说。
“我有办法,我想好了。前天苏贺告诉我滕城工地有两个外包队没接到活准备撤走,正好咱们缺人就把他们留下。这两支队伍是江苏和贵州的,技术力量很雄厚,干工程也干得很漂亮,正好为我所用,只是他们的工资高一些,每人每天比我们这里的工人多十多块钱,差别挺大。”
“工资高不算事,工资高干活也好,创造出的效益也高,用他们总比没人强多了。你就抓紧时间去滕城工地把人留下,晚了人家就走了,那就坏大事了。”苏芬说。
“行行,我明天就去,先把人留下,然后再确定承包工程项目,把这一切安排妥当后我就没心事了。到时我再回家过一段时间,好好陪陪你和两个孩子。”
苏芬看了一眼丈夫说:“行了,别再巧嘴哄人了,你只要不走歪路用心赚钱我就心满意足了,陪我不陪我无所谓。”
郑奇五听着妻子说的话心里暖暖的,他深情地看着妻子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多么想前去抱住妻子亲一亲,可碍于这是大白天,一旦有邻居过来串门看到了不好收场,那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郑奇五目不转睛地看了一会儿妻子,突然感觉妻子形象如此高大,虽然长相算不上美,可她品行正,心灵美,是一位难得的好妻子。
郑奇五好一阵子心里很不平静,他知道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对,对不起妻子,今后一定注意改正。
开饭了,苏芬把饭菜端上了桌子,一家人开始吃饭。
吃过饭天渐渐黑了下来,两个孩子已上床睡觉。郑奇五也和妻子脱衣上床。这一晚郑奇五与妻子苏芬着实亲热了一番,然后便心满意足地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他睡得好香好甜,连梦都没做一觉睡到大天明。
窗外小鸟们早已醒来,它们站在树枝上或者屋顶上“叽叽喳喳”吵个不停,远处更有不知名的小鸟在“嘀咕嘀咕”叫声不断,声音婉转动听。
郑奇五被窗外鸟叫声吵醒,他一骨碌翻身下床,然后穿好衣服走到妻子儿子身边认真地亲了亲妻子和熟睡的小儿子,然后告别家人奔赴滕城电厂。来到电厂他首先走到自己的工地转了转,发现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剩下的也就是修修补补,他看后很是高兴,接着转身去找苏贺。
此刻苏贺正在与翻样员翻看图纸计算工程量,两人看到了郑奇五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起身打招呼。
郑奇五说:“你们忙你们的,别中断工作,等你们忙完了我再说事。”
苏贺问:“有啥事?说吧。如果用得着我,我可以退出让翻样员自己计算,不误事。”
郑奇五说:“奥,是找人干活的事。前几天你不是说这里的工程都接近尾声,有队伍准备回家吗?是哪支队伍?不要让他们走,把他们留下跟着我们干。这里二期工程马上要开工,我在这里接了点活正愁找不着人呢,正好把他们留下。你领着我去找他们队长协商一下。”
苏贺说:“你今天来得真巧,江苏队正准备明天回家呢。听他们队长说北方没活干了,要去上海找活干,你要晚来一天他们人就走了,如果再打电话邀他们回来就费劲多了。他们队里有几十个人,来回路费要花许多钱。这下省钱了,人都没走。”
“那真是巧,亏得你姐催我今天来,不然的话这事就黄了。既然这样那你就陪着我去江苏队驻地走一趟,与工人们打个招呼,听听他们有何说法。尤其是工资的方面的事,让他们开个价。”
“行,我先去。我听说他们的工资比我们高很多,大工八十元,小工六十元,高于我们二十元。”
郑奇五说:“我俩一块去,听听他们怎么说。你帮着我讲讲价,每个工作日压低五元钱也行。这话只能你去说,我不能说。我要讲价会被工人笑话的。”
“行行,花脸我来唱。”苏贺说。
就这样两人说着话很快来到江苏队工人宿舍。工人们正好都打好包裹坐在床上闲聊呢。郑奇五找到带队队长向他说明了来意,队长听后很是高兴。
队长说:“那太好了,我们正愁着没地方去呢。老板说让我们自己找点活干,他目前暂时还没接到工程,等有了工程再通知我们。正巧你来了,这回我们就不用回家了,就在这里等几天,等到工地开工我们就有活干了。可有一件事我要向你说明,我们这帮人的习惯是无论跟谁干活,无论去哪里干活都先把工资讲好,工资说好了我们才能干活。还有,你的工资是月月发还是年底一次性结清你都要说清楚,生活费每月多少也得说明白,避免以后麻烦。”
郑奇五说:“那是当然,你说的这些我知道,你就说说你们的具体要求吧。”
队长说:“我们的工资比你们北方人高,大工八十元,小工六十元,还有每月的生活费,每人至少五百元。再就是工人家里有事向你借支只要不超过工资总数你都得借给。”
一直坐在一旁的苏贺插话说:“刘队长,你们的工资偏高,我们这里的人与你们一样干活工资相差二十块,这样会影响我们自己工人的情绪。你最好降一降工资,每人每天比我们多十块钱就不少了。悬殊不能太大,这样我们的工人心里也平衡些。”
队长说:“降十块钱太多,降五元还可以。”
“每人降五块钱也行,不需要太多。”郑奇五说。
“降五块钱我也不能完全当家,我还要与工人们商量商量才能确定。”刘队长说。
“行行,你与工人们商量商量吧,我等着你的准信儿。”
郑奇五说完刘队长便走进工人宿舍商议工资的事。人们经过一番争吵,最终确定工资一块钱也不能少,但老板可以不听吃饭钱,食堂按饭菜质量扣工资,扣多少食堂确定,最多不能超过十块钱。
刘队长把工人们的意见汇报给郑奇五。郑奇五听后满口答应:“可以可以,就按工人们的要求办。”
就这样郑奇五把江苏队四十六名工人留了下来,三天后工地正式开工,江苏队所有人全部上岗,就这样郑奇五轻松解决了工地无人干活的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