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参加了读书会,打卡冯天谕《中华文明五千年》,图书共有十章,加上导语,合计11章。经历春节,到元宵,今天(年初十四)总算把书本看完了。强烈推荐,真的写的太好了,有时间还得温习一遍,可以也把其他篇章的思维导图和知识大纲做一下。
第十章重要句子:
1.文明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新陈代谢过程,其间有量变、渐变,也有质变、突变。如果说,古代中华文明大都处在量变、渐变之中,那么,近代中华文明则发生质变、突变。这与世界形势有关。18 世纪、19 世纪之交,西方资本主义咄咄逼人地向东方拓展,而中国却以其悠久历史铸成的惯性与自尊,力图维系封闭格局。冲突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将这一冲突以血与火的形式彰显于世。中国战败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商品、炮舰、鸦片和不平等条约将中华民族裹挟进世界统一市场,中华文明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与异质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灵与肉、笔与剑的交锋中,中华文明实现从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型。
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坚船利炮打上门来,清廷朝野上下均“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受命钦差林则徐,赴粤禁烟之初,竟以为洋人腿直,不能弯曲,即便开战,也不堪一击。西方是新锐突进,有备而来;东方是老大羸弱,浑浑噩噩。在这种情况下,中英尚未正式交火,战争的结局便已定型。列强的大炮轰开了紧闭的国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和屈辱,但它同时也开启了一扇窗口,使中国人得以窥见域外世界的新鲜图景。“开眼看世界”成为中华民族从沉睡中觉醒的标志。林则徐(1785-1850)、徐继畬(1795-1873)、魏源(1794-1857)等人,担当了时代的前驱。
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卓有胆识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率先突破“夷夏之大防”,不仅承认西方物质文明相对于中国的先进性,而且明确表现出学习西方、赶超先进的开放襟怀,预示了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基本方向。
鸦片战争以后,“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开眼看世界”,也成为先进中国人共同的思想特征。就在徐继畬、魏源等士大夫汲汲于著书立说,“谈瀛海故实”的同时,活动于桂、粤山区的一介塾师洪秀全(1814-1864),破天荒地引入西方宗教并加以改铸,使之奇迹般地唤起亿万中国农民的共鸣,掀起一场历时十三年、席卷半壁河山的太平天国风暴。然而,从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实践看,其经济上的平均主义、政治上的集权主义、意识形态上的道德主义,说明仍未脱出旧式农民战争的故迹。
4.洋务派衷,在于援西洋之长,以扶清朝统治大厦之将倾。但是,洋务实践毕竟将近代文明发动机的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这一由清朝“中兴名臣”引人中华大地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及与之相联系的典章制度和意识形态,按照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艰难地却不可阻挡地成长,促成文化的近代转型。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华文明从封闭的僵壳中部分地解脱出来,面对着广阔的世界呼吸吞吐,接纳西方近代文明的新鲜养料,调节、完善自己的再生机制,这是痛苦但却充满希望的生命过程。
5.洋务事业的推行,在朝野上下引起强烈反响。清廷内部,顽固派以“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之类的陈腐论调攻击洋务派“捐弃礼义廉耻的大本大原”,而洋务派力陈当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兴办洋务正好比“君父之有危疾”而“百计求医”,非如此不足以存亡继绝。双方论争不休,古井无波的思想界渐起涟漪,由“死水微澜”而“大波巨浪”。这集中体现在关于中学与西学“体”“用”关系的热烈争鸣。
6.上述双向角色认同是就近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而言。具体到每个个体,显然存在一种方向互逆的艰难抉择。不过,这种抉择的结果,却并非绝对的非此即彼,而是依据个体性格、禀赋、觉悟的差异,分别表现为超然治学、学术救国、舆论干预、直接参政四类情况。政治与学术两极之间的多层次选择,使近代知识分子的性格面貌更加丰满,也使得近代文化的历史进程更加曲拆。
7.承继着传统,又改铸着传统的中华文明,如五彩凤凰,正在现代生活的烈焰里飞腾、超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