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大约出自《菜根谭》,一部当年与《厚黑学》一起流行的小书。
作者,包括现在很多人,都拿这句话当反面教材,也就是反对这种现象的。因为它实在是赤裸裸地反映出人情的冷、世态的凉,以及人性的自私。
然而,人性本来就自带自私基因,靠教化是去不了根的。正是自私的基因,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喜欢说上述“名言”的人,不自私吗?
说这话的人,一般都是穷人,这话是他们的抱怨,抱怨在自己贫困的时候,没有亲朋来帮助自己,估计他也没有富在深山的亲朋,否则他一定会是那个“远亲”。
自己贫穷,希望得到亲朋的帮助,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亲朋并没有一定要帮助他的义务,如果亲朋不帮助就抱怨,不是自私是什么?
为了叙述方便,这里将需要帮助的穷人定义为A,将帮助该穷人的有一定财富的亲朋定义为B。
B帮不帮A,主动权在B手里。
因为A对于B在当下没有可用来交换的筹码,他拥有的只有时间。
在大多数人眼里,帮助也是一种交换,只不过是一种时间上的投资而已。B帮助A,是希望万一有朝一日B落难,也会得到A的帮助。B帮助A,是在A身上的投资,或者说是从A手里买的保险。
这就要求A虽然暂时落魄,但是一定要有信心、有能力富裕起来,并且要让B看到这种信心和能力。这就要求A在得到B的帮助之前,要有所行动,使自己在将来有希望富起来的行动。
如果A只是靠B的施舍过日子,自己不思进取,没有一点赚钱的欲望和冲动,就想着靠施舍过一辈子,那么B在A身上根本看不到任何回报,也看不到出险后理赔的希望。
那么B有什么理由要一直帮助A呢?
仅仅靠血浓于水吗?
对于这样的A,B帮他实际上是在害他,让他更加失去斗志,愈发不思进取。他只会抱着巨婴心态,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债主,以为靠道德绑架就可以过一辈子。
中国到现在依旧是个农业大国,很多地方还在保持着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这种结构注重乡土,注重人情,使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个人情社会。
可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商业社会,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社会,却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商业讲究的是一码归一码,商业社会中的人,越来越原子化,越来越独立,经济上独立,人格上独立,与父母、与配偶,在经济上都是划得很清的。这种划分在某些固守传统的人看来不尽人情,但却有它的合理性在,因为它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那么现代人是不是就不需要亲朋的帮助了呢?
大概率是的。
社会越进步,各种保障体系会越完善,一部分交由政府,一部分交由商业保险机构,一部分交由各种社会团体。农业社会那种抱团取暖式的保障,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不如现代保障体系。
人们遇到困难,首先不是像戏文中唱到的那样“人到难处想宾朋”,而是第一时间找现代保障体系。这种“找”也不是求助,而是自己花钱购买的,政府保障体系是由包括自己在内的公民纳税支撑的,商业保险是自己花钱买的。所以这两种“找”并不会让自己产生任何亏欠感。
现代商业社会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简单了,基本上就是两种关系,一种是商业上的合作关系。你与你的同事,其实就是这样的关系,你们合作完成任务,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然后得到报酬。一种是灵魂上的交流关系,三观、爱好一致的人凑在一起,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越来越好,成为挚友。网络的发达让沟通成本越来越低,从茫茫人海中筛出志同道合者不再是难事,于伯牙不会只有钟子期一个朋友了。这种挚友不一定就有血缘关系,有血缘关系的人因为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的不同,三观不见得一致,臭味不见得相投,经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灵魂上的朋友,是更高层次的抱团取暖,没有了经济上的纠葛,只有灵魂上的交流,抵御的不再是经济上的窘迫,而是人生路上的孤寂。
这样的朋友,无关乎贫富,只关乎境界。因为再多的钱,在孤独的人生路上,也刷不到存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