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知秋至

作者: 惑惑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3-08-24 09:38 被阅读0次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小区外的公园里,有两排高大的梧桐树。十多年前我们搬到这里来的时候,它们只是一棵棵稚嫩的小树苗,现在都已经是枝繁叶茂、树林阴翳了。每当看到它们的枝叶在清风中摇曳,每当在夏日里享受着浓荫下的清凉,每当看到老人孩子在树下休闲嬉戏,我的心里都会不由地感慨:真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十年,眼看着一棵棵小树苗,变成了参天大树,看着它们和我一样,经历着一个个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梧桐叶比一般树木的叶子都大,就像一把把蒲扇。这个蒲扇到了秋天,总是先镶上一圈漂亮的金边,然后这金色逐渐浸染到中心,直到变成一把金扇。秋风一起,梧桐叶哗哗飘落,地下便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它没有银杏叶的俏丽与诗意,更多的是豪放与洒脱,秋天来了,就快乐地和树枝道别吧,告别时光,告别岁月,去准备来年的新一场奔赴。

今天婕西在“每日对联超话”中的出句是“落叶知秋至”,还配了一幅诗意满满的图。凹凸不平的青石路上,零星地点缀着几片黄叶,路边的树木还是一片青翠,枝叶间若有若无地现出一点点黄晕,那也许是清晨阳光的颜色。我的脑子里立刻蹦出了一个对句:飞雪盼春来。其实这并非我自己的创意,还是受到了伟人诗词的影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其实,对成“飞雪送春归”也挺好,总归都是取材于人的。

落叶知秋至,飞雪盼春来。

落叶知秋至,飞雪送春归。

她的第二幅图给了一个下联,要求对上联。图片上是苍茫的云海,云海中是皎洁的冰轮,冰轮下是翱翔的大雁,很有意境。她的下联是:他乡远客似归鸿。客居他乡的人们,在异地与家乡之间来来往往,就如同这南来北往的大雁吧?这对子触景生情,出得极妙。大雁和秋天在古诗中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比如孟浩然的“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再比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就是秋,秋天的图腾不仅有落叶,还有这一路南飞的鸿雁呢。那么上面那副对联可以再有一个对句了:长风送雁归。这显然也是受了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影响,没办法,前人的诗句就是这么深入人心。可是“长”不是动词,与“落”字相对,显得不工整,改成啥呢?想不出来,就先这样将就吧。

落叶知秋至,长风送雁归。

继续对上联。看着皎洁的月亮,我想起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想起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想起了“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想起了“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既然前人已经写得这样出神入化了,我就直接借来用好了。

今夕明月寄相思,他乡远客似归鸿。

平仄不太好,将就吧,让我再想想。

相关文章

  • 2021-09-06

    微风细雨,落叶知秋, 愿所有的美好与你不期而至。 周一,愉快!

  • 秋色

    落叶知秋!

  • 蝶恋花

    蝶恋花.秋景 文/无语 落叶知秋铺满地,色彩缤纷,诉尽秋之醉。 柿挂枝头迎客至,红枫入画添诗意。 江水碧波鱼浅底,...

  • 《初秋》

    夏 友好 谦让的把大地 奉敬给了 初秋 河水渐瘦 浅滩 丰腴的脊背上 牛尾巴花 迎风摇曳 落叶知秋 纤纤飘落至肩头...

  • 秋深,伤怀

    风寒雁南归 秋深花凋零 落叶知秋意 霜华报暮年 天暖雁归来 春至百花开 霜华无青日 人生几日晨

  • 2017-10-29

    落叶知秋,谁知吾心

  • 天冷了

    落叶知秋,冬雪等花

  • 秋天到了,这个秋似乎格外冷。不知道是天气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落叶知秋----叶还未落,秋已至。等着去给孩子完成连...

  • 古韵

    七绝 (仄起.平水韵) 沧海桑田秋又至, 流离半世业无成。 当年壮志情何奈, 告老还乡未识名。 鹧鸪天 落叶知秋雨...

  • 五绝 殇秋(平水韵)

    落叶知秋月,伤心满地霜。 凉风何处至?羽扇袖中藏。 注:一叶知秋色,尽在不言中。有多少的红尘往事,都消磨在了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落叶知秋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ym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