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全民悼念。
继95年张爱玲去世后又一次四海之内达成了基本共识——
我们又失去了一位人人熟知并爱戴的作家。
此情此景足以慰藉大侠在天之灵了吧。
当然金庸比张爱玲的受众群更广泛,因而纪念者更众。
各种媒体标题合起来就差不多是一篇文章的长度了。
甚至这几天标题党都开始真写文章发真情感了,太难得了!
这也足见金大侠的影响是直抵多数人记忆最深处的,
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珍视的人来开玩笑赚黑心钱的。
那么,有没有哪个标题击中你呢?
反正鱼叔这几天是被频频射中哇。
比如:这一个
金庸走了,青春没了
黄章晋说在谈到新媒体写作认为,标题的一大功能是传递信息。
而且将现在的媒体标题分为“披萨”标题和“包子”标题两种。
前者是关键信息都在标题里,属于长标题;
后者是短标题,关键的都藏在正文里,标题就是个引子。
包子标题这大概属于老纸板标题做派。
因为,在纸板媒体里,正文紧跟在标题后面,多少都会被读者扫见的。不像现在新媒体里正文和读者间隔面那叫一个难。所以,新媒体都崇尚长披萨标题也可以理解。
这个标题是那样的短,却击中蛋叔,而且是重伤。
所以,短标题一样“伤人”,不可小觑。
什么原因呢?
这实际上就是标题四大功能里面的第二个——识别、筛选、召唤读者。
其实早在发没了的时候,鱼叔就知道青春没了。
只是这一次,伤的不是头发而是内心。哎...........
还有这两个:
他给了小镇青年一种精神寄托
没办法,我是一个小镇青年。
金庸的江湖:读书人一声长叹
我也喜欢读书人。
但是,下面的标题让鱼叔难过了许久。
金庸父亲被枪决的前前后后
做文案的都知道标题要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我承认是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这篇文章,但良心真痛呀!
下面这篇也是因为好奇。
回忆金庸:那天我问他此生遗憾,问完就后悔了
读完感觉很温暖。觉得金庸处事那样的老派温和有礼,真好。
当然有许多涉及了观点的冲撞,有的甚至跳动起来情绪,不光是为了一睹为快,而是要撸胳膊网袖子到评论区吵一架,发发威。
比如这一个:
文学没谱中的金庸
辩说金庸是否承得起文学家的称号,最后上升为文学是否通俗的命题上来了。
还有这个:
金庸当然是通俗小说作家...
总之,对于这样的标题,蛋叔点开的参与意愿还是很强滴。
当然,心里明白有可能又中招了,被他们用在标题上调动情绪的手法给骗来了。但这时候,我的大脑是管不住手的。
而下面的标题击中蛋叔实在是它的悬念,老派的包子标题,却恰恰说清楚了。
仰天一笑泪光寒
金庸一生文学抱负和社会的担当相比,似乎后者更大些吧。
这个标题很戳心呢!
最后,借机会总结一下标题戳心的良方。
1、使用识别读者的标签
2、激发好奇
3、调动情绪
4、留下悬念
V��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