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作者: 恭恭敬敬地做学生 | 来源:发表于2022-11-19 16:40 被阅读0次

之前在知乎写的一篇《未来简史》不知不觉地就找不到为文章了,账号搜索功能也被关闭了,郁闷中...

今天在写一篇关于《人类简史》的读后感。

作者在整本书的前半部分罗列的了人类的地域发展轨迹史,提到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书中的中间部分提到了金融史,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知识渊博,讲明白了我之前一直不懂得金融部分,这是看这本书最重要的收获。

在讲到人类的地域发展轨迹时,作者讲到:智人的第一波殖民正式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是最快速的一场生态浩劫。其中受创最深的是那些大型、毛茸茸的动物,在认知革命发生的时候,地球上大约有200属体重超过50公斤的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而等到农业革命的时候,就只剩下大约100属。也就是说,甚至远在人类发明轮子、文字和铁器之前,智人就已经让全球大约一半的大型兽类魂归西天、就此灭绝。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已经害死了多少物种,就会更加积极保护那些现在还幸存的物种。可以看出作者是积极爱护现存世界的各类物种的。尊重生命、尊重一切。

讲到农业革命,作者提到一个观点:到底是人类自己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人的问题?作者认为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植物把人类从一个游牧形式驯化成定居的形式,出现多身体不适、收成也不理想,但为了一个更大的信念,仍旧坚持在定居的地方持续居住。

讲到人类基因里没有大规模合作的生物本能,但维系的合作网络是什么呢?主要是人类创造出了由想象建构的秩序、发明了文字,用秩序和文字来弥补基因中的不足。

农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而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也更为细致完整。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就是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的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

讲到科技革命时,提到郑和下西洋的例子,证明当时欧洲并不占有科技上的优势。真正让欧洲人胜出的,是他们无与伦比而又贪得无厌、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当时郑和在1405-1433年间,7次下西洋,最远抵达了印度洋的彼端;规模最大的一次,舰队有将近300艘船,成员近3万人。相比之下,哥伦布在1492年的船队只有3条船,到了120名水手。

书中提到在科技革命的种种可能性中,智人的设计技术:生物工程、仿生工程和无极生命工程。提到成立的“脑际网络”,可以做到身首异处,只要有网络也能操控万里之外的设备,这点着实让不懂科技的人们有点害怕,不知以后会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这也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某一天真的能够实现了。。。。。。

相关文章

  • 2017-09-23

    人类简史读后感

  • 我们人类这些年

    ——《人类简史 我们人类这些年》读后感 读前三问 拿到《人类简史 我们人类这些年》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以下三个问...

  •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未来简史》这本书读后感觉就是一本“人类简史”。所以有空我想将作者那本《人类简史》读一下。书籍很有趣,从各个层面阐...

  • 【投名状】1032~人类简史~山心豆

    作者:山心豆 ❤️ 编辑:阿拉 《人类简史》读后感 在我近期读完的书籍中《人类简史》是一部较为印象深刻的,一口气...

  • 黄礼健:未来简史读后感

    黄礼健:《未来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的作者,著名的历史学家,又推出了新的作品《未来简史》。我有幸拜读,受益匪浅...

  •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一个多星期一口气读完了《人类简史》,读完感觉也是一脸懵蠢,虽然感觉内心世界观各种激荡,但其实自己几...

  •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读后感

    有一次和硕姨逛钟书阁,见他拿起一本《人类简史》。我给旁边说,“这书太火了,我不看”,被吃好大一个白眼。后来曾帅又在...

  • 《人类简史》读后感

    这本书一开始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三次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让我对人类进化的进一步的...

  • 《人类简史》--读后感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带领我们探究人类的发展历程,以前只知道我们是由猿人演变而来,殊不知通过三次革命让人类走向今日竟...

  • 《 人类简史》读后感

    想了两天都不知该如何去写,之前看的都是小说类的相比稍微简单一些,这种关于历史的书籍看完之后感觉自己记住的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简史》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bb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