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缺爱”其实是存在感的缺失。
01 为什么说,我连接,所以我存在?
借用书里的原话,没有人可以遗世独立。人必须存在于,某一段关系当中。
这个过程自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比如,我们会给孩子起两个名字,一个大名,一个小名。这其实就是在为孩子建立关系。长大一点,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进入什么行业,跟什么人合作。这都是在构建人际世界里的存在。这个构建过程本身,直接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02 失去跟外界的连接,会发生什么?
作者认为,这会损害一个人的存在感。存在感指的是,建立一段关系时,在这段关系当中,获得回应,感知到自己存在时的感受。
比如,对一两岁的孩子而言,最可怕的不是你训斥他,而是你不理他;老师问一个问题,不管孩子怎么努力举手,老师就是视而不见。没有回应,意味着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就会导致存在感的缺失。
03 怎样建立有效的连接?
作者给出的标准是,是否建立了足够的连接,不是看你认识人够不够多,而是看,你是否给他人提供了价值。
有些人明明很低调,但存在感非常强。比如,袁隆平、屠呦呦。因为,他们为他人贡献了足够了价值。
所以说,连接不是覆盖的广度,而是通过创造价值,嵌入到这个世界的深度。
后记:构建关系,本质上就是在构建自已的存在。而存在感,是一个人最本质的需求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