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整理,以及自己的感想(可能和崔老师讲的有出入,还请崔老师和各位同学指正)
1:知止:知道自己已经受够了,并且提醒自己已经受够了。(冲忙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变成了习惯,变成了机械的运行模式,起床吃饭,上班,下班,辅导孩子,睡觉。往复循环,我们有多久没停下来让自己回归自己,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这样生活?想一想生活除了这样运行还有别的模式吗?真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觉得这样过不舒服,但是当看看周围大家都是这样过的,我们似乎也就认同了,记得当年我要辞去公办高中老师的职位要来上海的时候,我爸重重的说了一句“别人都可以,为什么你就觉得不能忍受了!”(我当时给他说,我不喜欢学校的这种教学生活),当时,我说不出更现实的理由说服我爸,我只知道我不喜欢,我受够了,我要改变,也许这就是我懵懵懂懂中的“知止”吧。)
2019/11/3大语文课-友谊 朋友 个人品牌2:定力:1)不因外在的评价而波动情绪。
2)不受制于自己的欲望。
如何拥有一颗强大的心,不去配合身体的愿望,不受别人评价的左右?这个恐怕是人一生都要去修炼的,我只能说我从现在开始要保持一颗觉察的心。同时人类只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哺乳动物的两个特点就是,一:把身体的需求当成是自己的需求。二:对集体有巨大的渴望和顺从。正是因为有这些特性我们才要保持觉察,训练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更平和,不过多的因外界影响而波动,同时接纳自己,我波动了也就波动了,因为她本身就有这特性。不自己跟自己打架,纠结,保持觉察即可)
作业1:做一次不受身体欲望驱使的事儿。行使一次自主的权利(比如我今天早上不想早起去走路,我偏要起来去走路;比如我又要忍不住去唠叨彭先生了,我忍住偏不去唠叨了!)
友谊
3:一个人一生当中最难跨越的障碍是对集体的渴望。要想融入一个集体,我们需要获得相同的经验以满足身份的认同;然而我们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瞩目的话就需要创造新的经验!比如轮滑组,你要想成为这个小组的一员,那你需要会轮滑,而你要想获得这个小组的瞩目,成为中心,那你需要会一个他们都不会做的一个高难度的动作,这样你一下就吸引了眼球。(崔老师举的是游戏例子,我说不太清楚就换一个自己能说得明白的例子)这也是哺乳动物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也是保持接纳并时刻觉察的态度。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很难和集体分隔开。
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着,比如有些人一个人在家就要把电视打开,不看也要响着。还有一放假就要把自己的时间排满,去旅游,和朋友约好出去玩,看电影等等,这是否也算不能孤单不能一个人静静的呆着的表现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生活也变的放假不安排出去玩就觉得浪费了时间似的,记得有一次彭先生问我,“放假了就不能放松一下自己在家待着吗?”我记得我当时一惊,似乎灵魂附体了,回归了自己,对啊,为什么我一定要安排出去玩呢,是因为大家都出去玩了我就要出去吗?是啊,有多少事情就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所以我也要这么做,这是我们从众心理吗?还是顺从特性,我们的大脑自动放弃思考?也许我这里有点跑题了……
我们越来越丧失一个人待着的能力,我们要不停的翻看手机,打游戏,看视频…下班了,我们累了不是选择静静的休息一下,而是选择进入手机世界,自从觉察到这一点,我开始训练自己,下班路上不看手机,就静静的坐着和自己在一起,我觉得更踏实了。
不要因为别人都做什么我就也做什么 ,自己行动的理由必须由自己获得!保持觉察
“人一生当中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获得关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对一个人最严重的惩罚就是不给他任何回应,让他自由脱离。”-威廉.詹姆斯《心里学原理》
“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观念一定是愚蠢的,因为它被多数人所接受”-尚福尔(法国)
“一个人注定在孤独和卑劣之间做出选择”-叔本华(德国)
推荐家长书《自我观察》-雷德霍克
作业2:生命当中有哪些事情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由别人代替做的?
吃饭,睡觉,学习,生老病死,长大,体验情绪波动,经历等等各种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
朋友
“朋”:1)彼此能够互相认同(共同点)
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又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直:正直 直率
直心是道-《维摩诘经》
(直截了当的看到事物的本质,如果有这样的人,是值得深交的)我们往往听不进去朋友的直言,因为那会让自己不舒服,虽然有时候我们脑海里还有那么一个理智的声音在告诉自己,他说的对啊,我是有这个毛病,他说的对啊,我这样做是不太好(也许这是超我的声音)但是立马又有一个声音跳出来找出上千条理由来证明即使他说的是对的他也不该这么直接这么不留情面的说吧,这么让自己难受的方式来表达吧,他就是应该顾忌我的感受…(也许这就是本我的声音)所以大家都喜欢说好的,而避免说不好的话让别人不舒服,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真正的朋友难交的原因吧,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友“谅”:包容 (对朋友的小毛病,无心的过错要包容,谅解,不苛刻)
多闻:多经历多见闻,从听到一种见闻到落实是有很大距离的。记得吴老师崔老师都建议过多带孩子去见见不同活法的人,给孩子多开几扇门,让他知道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生活方式,有人在修行,追求内心平静,有人在做公益服务别人,有人在以学术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贡献,有人在从事艺术,以毕生精力追求更高艺术创作,多开一扇门也许就让孩子的内心更开阔一些,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习”:见习 应用“学而时习之”之习,我们的国学经典都提倡“习”,他说讲的不只是知道懂了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做到,这一点要求很高,不像我们今天的学习就是学到知识,懂了,明白了,而是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习之”,这也许是我们现在所忽略的,比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那我们生活就要以这个为标准做到才算真正的“习”得。
“只有求学没有往教”,学是要自己去求索,求知才能真正算学习,能学到你想学的。被推被迫,或者老师主动来教授你的都不能让你真正学到,这也是说学习是主动性的,自主性的!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便辟就是喜欢耍小聪明,另辟蹊径,遇事老喜欢找捷径,不走正道,投机取巧。(有时候笨也是一种很特别的福气,什么事情都按要求按规矩要求做。)
善柔:阿谀奉承,只说别人爱听的话,讨人喜欢的话,总是认同你,你说什么都说对,好,太棒了,忽悠你)(说实话我们的本性上是喜欢这样的人的)所以要保持觉察。
“墨子哭练丝,扬子哭歧途。”
作业3:你在别人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你在老师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这里可以换成我在我的家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要回家问问各位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