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是男孩性格和习惯的“定型时期”,一个在良好的环境、正常的家庭生活中长大的男孩,家庭的影响,会自然而然地在他身上显现出来,表现出一个清新健康的气质,奋发向上的精神,这对于他以后的生活道路,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在爱的氛围内长大的男孩,如果他能确切地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一如既往地爱自己、支持自己,那么他几乎没有变得很坏的可能性。
与时俱进、充分掌握了科学的教子观念的家长,完全有能力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扶他一把;在孩子心理上有疙瘩的时候,能举重若轻地帮他化解;当孩子失落、自卑的时候,送上恰到好处的激励……这样,孩子就像是一棵生长在春天的幼苗,在阳光、空气、水分的滋润下,一天天茁壮成长。
男孩由于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心理活动,行为的自觉性都有所增强,他们再不像小时候那样只想依附于大人,自主意识的发展使他们越来越迫切地想要挣脱一切管束。可是,这种独立的愿望却与实际能力存在着矛盾,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男孩更易产生叛逆心理。
作为家长,应该本着和孩子做朋友的心态,让孩子在长久的沟通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意。从而使亲子关系变得融洽起来,这才是最聪明的父母。
部分家长认为男孩是不需要被保护的,实际上保护的方式分很多种,帮助男孩进行情感的疏通也是其中一项。处在初中阶段的男孩其内心的情感道路并不宽阔,在很多问题面前,它就像一辆行驶在道路上的车子遭遇到了车的困扰,缓慢前行或是停滞不前,因此男孩会感到异常的烦躁。
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男孩解决问题,让交通重新通畅起来。比如说,在初中男孩身上发现逃学、早恋等问题时,家长切不可大惊小怪地急于斥责,而是应该先着手解决男孩的困惑,而后当感觉到男孩与自己的心有所贴近的时候,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男孩进行引导教育。这才是上上之策。
在初中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思想很容易引导男孩思维的偏执。比如说,父母若是格外看重男孩的分数,每日耳提面命,那么,很快地分数就会变成一块无形的石头压在男孩的心底,成为他格外重视或称为恐慌的一部分。重视,是父母乐于见到的,而恐慌则成为男孩惧怕的代名词。
擅长处理情感的父母与不擅长处理情感的父母比较起来,前者的亲子关系比较和谐,情感深厚,摩擦也较少。不仅如此,这些孩子也较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较懂得安抚自己,较少产生负面情绪。
从生理上来看,这些孩子较常处于放松状态,压力荷尔蒙及其他情绪激昂的生理指标都较低,这种模式如果能持续一生,对健康很有帮助。其他还有很多社会性的优点,比如这些孩子在同学间人缘较佳,在老师眼中社交能力较强。
父母与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较少有行为上的问题,能够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能力较好。父母自身的情绪化行为对孩子的情商发展十分不利。高兴起来就会对孩子百依百顺,自己心烦的时候就对孩子严加苛责,忽冷忽热,忽东忽西,结果让孩子无所适从,最终必然导致孩子的逆反,在这样环境下培养的孩子十有八九性格都有问题。
孩子的情绪往往受家长的影响,如果家长要用热情、乐观、友善等好情绪对待孩子和他人,孩子才会具有活泼、大方、快乐、关心他人的优良情绪和性格。
家长应让孩子懂得:应该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情绪,以便让孩子能自如把握,逐渐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