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互不伤害|怎样应对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互不伤害|怎样应对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作者: 转念馆 | 来源:发表于2022-11-19 05:58 被阅读0次

    当父母和孩子的愿望或是需求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争吵可能就随时发生。

    比如,我们急着去上班,但孩子还在拖拖拉拉,一种无名的怒火就窜出来了。

    孩子又一次没有遵守约定,我们感到很生气等等,这些不符合我们预想的情景都会令我们生气,也助长了潜在的冲突。

    当然,孩子也一样,也会毫无征兆的发起脾气。

    比如,父母不肯给买玩具的时候,自己想要多看会儿电视,被父母拒绝的时候。

    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生活不能像他们希望的那样进行下去。

    这些日常的情景我们都很熟悉,争吵可能随时爆发。

    虽然事后冷静下来,会发现好像这些争吵也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伤害了自己和孩子的感情,让自己和孩子都很受伤。

    所以,当我们情绪上来的时候,想要避免冲突升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愤怒过击的表达

    如果我们正在气头上或十分失望,就会倾向于指责孩子,使用一些不客观的表达。

    第一种,以偏概全。

    它的典型词汇“总是”“每次”“一直”“没完没了”。

    比如,当你和朋友正在打电话的时候,孩子不停的跑过来打断你,摇晃你的胳膊。

    即使你耐着性子,反复的跟他说“等妈妈一会儿”,或给他做手势,他依然不停的来打断。

    你可能会很生气的吼起来,“玩你的玩具去,不要总是过来找妈妈”。

    这里面,“总是”,就是以偏概全。

    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不满的时候,就倾向于用这些词汇来以偏概全。

    我们做老师的也会经常这样,这样以偏概全会对孩子产生负面暗示,他会认同这种说法,从而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那应该怎么做才好?

    我们需要就具体情境下具体行为,向孩子解释,我们现在需要什么,以及希望他怎么做。

    比如,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说,

    “妈妈和阿姨正在电话里讲重要的事情,你先自己玩一会儿,5分钟之后妈妈就过来找你。”

    第二种,夸大其词

    当我们十分紧张,满是负面情绪的时候,或者不那么有耐心的时候,就容易对孩子的行为夸大其词。

    比如,孩子又把玩具、绘本扔到客厅沙发、茶几、地面上。

    也许我们会很生气的训斥他,

    “你成天把家里搞的乱七八糟,从来不知道收拾,非要累死妈妈,才满意吗?”

    我们越是以偏概全,夸大其词,孩子对我们的责备就越有“免疫力”。

    夸大的态度,不会造成任何有益的行为转变,只会让孩子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被贬低了,让他感觉到羞愧委屈,要知道羞愧这种感受的能量是特别低的,经常被这样对待,孩子就会变得敏感易怒,情绪不稳定。

    同时这样我们批评孩子时,只是一味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并没有给得孩子具体的指导意见,孩子也不知道该如何改进自己的行为。

    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针对具体情境下的具体行为,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他们怎么做。

    比如,“当你在客厅里玩儿完以后,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放到玩具框里。绘本放回到书架上。

    等到下次再玩的时候重新取下来,这样家里就会被你整理得井井有条啦!”

    2.多用“我信息”表达

    如果孩子的行为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安排被打乱了,我们要更多的发出“我”的信息。

    当我们忍不住去指责,抱怨别人的时候,它背后的感受一定是因为,我感到了不舒服。

    所以,直接说出你的感受和请求,来代替你对他人的指责和抱怨。

    比如,

    “你总是把房间搞得乱糟糟”
    转换成
    “这种乱糟糟的状态让我不舒服”。
    “你总是回来得这么晚”
    转换成
    “如果你回来得太晚,我总是会很担心”
    “你烦死人了,让我不得安宁”
    转换成
    “我现在很累,我需要安静一会儿”。

    通过“我”信息的表达,可以帮助孩子对当前情况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负担、感受以及需求。

    这样孩子就可以理解我们的立场。

    而通过“你”的信息,不仅贬低了孩子,还暗示了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没有直接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孩子也不知道他可以做些什么,要怎么做。

    3.转换视角

    和孩子发生冲突,等到冷静下来后,我们需要向孩子解释,妈妈当时希望孩子那样做是为什么。

    此时,如果我们蹲下来看着孩子,向他们客观的解释一些行为的含义

    孩子会觉得自己被认真对待,也会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记住,这不是事后算账,也不能是一个充满指责的对话,否则只会出现更多的指责,继续演变成冲突。

    在事后问孩子是不是也曾经有过和我们当时类似的感受。

    基本上4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实现部分的视角转换了。

    比如,针对孩子多次打断你和朋友的电话,你可以引导孩子思考,

    他有没有遇到讲话时被人打断,然后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讲什么,觉得很生气的时候。

    对于比较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借助讲故事来进行视角转换。

    比如,和孩子读绘本时,遇到故事里的角色十分生气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一起仔细的讨论,当那个人生气时,他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他不去表达感受而选择发火时,别人会有什么感受?

    等等……

    写在最后

    冲突极其考验所有当事人的性情,很多时候,沟通也会因为压力过大而背离初衷。

    许多成年人,在生活中都没有学会如何在冲突中保持客观和礼貌的沟通。在冲突中,我们往往会变得非常富有攻击性,说话十分偏激和讽刺。

    我就是这样的,情绪上来了如同山洪暴发,语言非常犀利,极具杀伤力。

    也有的人,会因为害怕对方的反应,根本不去表达自己受伤的诉求。

    这两种表达方式都不值得孩子去模仿。

    我们需要做的是:面对冲突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用正确的方法,以身示范给孩子积极解决冲突的技能,帮助他们在冲突中既不失控也不屈辱地退缩,而是清晰地表达自己,平静地与对方交流。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当孩子出错时,要通过一个爱意满满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建立信任和发展自我。

    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成长和修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互不伤害|怎样应对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em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