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588597/4edda1ea98b3fd5d.jpg)
《变型战争》实际上算不上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确切说来只是一本中长篇科幻小说合集,主要有刘慈欣,王晋康,何夕三人提笔而成。如果将这三人与新派武侠小说中公认的“三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龙相比,你就会发现刘慈欣更像金庸,具有与生俱来的科幻天赋,其手法熟稔,结构宏大,但略有瑕疵之处在于其在人物塑造方面略显粗糙与简陋;王晋康更像是梁羽生,其作品公认的特点就是“沉郁苍凉”,给人一种冲灵空旷的抑郁以及大漠孤烟的苍凉其中《水星播种》最为代表;而何夕就像古龙了,和他的名字一样,他的文章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诗意,这种诗性气质让人感到他的超然于洒脱,甚至有点与尘世格格不入,所以其文章在科幻读者中有两个极端,喜欢他的人喜欢的要命,不喜欢的人说他装X。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三人的文章都极具代表性,虽短小却精悍。刘慈欣的《人生》以母亲,科学家,腹中胎儿三人的对话描写基因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全新变革——记忆遗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胎儿在母亲腹中自断脐带而死的悲剧。其实对于新生婴儿来说,前人的记忆在给他带来人生经验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未知的世界产生了恐惧,将其暴露在精神的旷野之上;而同样题材的作品,王晋康的《替天行道》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描写却多了几分悲壮与苍凉,文中主人公吉明任职于国外转基因种子公司,在未知的情况下将“自杀种子”推销给了老同学,由此带来了一场堪称生物界艾滋病的灾难。文末仍留有很大的悬念,引人深思。其实科技的发展真的会带来这些问题吗?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吧,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低级科技文明对于高级科技文明的恐惧与自卑的表现。然而与这两者完全不同的是何夕的《田园》却带有那么些诗意美,男主人公天赋惊人却成了老师同学眼中的“异类”,同行眼中的“异教徒”浑浑噩噩,然而随着谜题的逐渐揭晓,原来他只是致力于以基因技术改造农业并培育出“木禾”。整个故事更多的是对于社会伦理的刻画,而没有前两者那样的“杞人忧天”。
宇宙进化长河中的不二法则
目前,全世界都在探索地外生命,如我国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但是地外生命真的存在吗?或者真的像霍金所说的那样地外生命会入侵地球吗?何夕以一篇《人生不想见》为我们细致的描绘了那宏大的场面。
故事背景设定在地球已经掌握了基因改造,星际穿越等技术的未来,那是的人类已经堪比造物主,定向改造基因培育适应不同星球环境的类人类以占领征服地外星球,即“乐土计划”。然而在开拓异星的过程中人类却可能创造出“异类”,生殖隔离的出现让先行者陷入恐慌,在抉择中女主隐瞒地球挽救了类人类,二十年后东窗事发,类人类遭灭......
其实无论地外文明存在与否对地球来说只不过是多了几个邻居而已,确实担心者的忧虑不无道理,昔日美洲大陆的发现让土著民遭到灭顶之灾就是有力的铁证。然而我想说的是,若真的存在一个拥有跨星系的地外星球生命,那么在它们的眼中地球这匮乏的资源尚不足以让他们花费数倍的代价来入侵地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