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40起床,孩子还没醒,有点时间看书写作。读书不难,写作难。读书可以选择只是浏览,可以三心二意,而写作只能是全神贯注。啃读经典,需要的是精读,全身心投入。
昨天晚上读完了第二章《遭遇与危机》
这一章节阐述了博尔诺夫的教育非连续性发展理论,指出“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形式的统一,才是教育过程的真正本质。”
郝老师举了许多例子,他把自己和新网师的遇见解释为“遭遇”。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也是我和别人的差距所在。为了主持研讨会,针对一个课题写上万字的解读分析。不仅能上好公开课,还能用文字详细的记录下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想新教育的一大独特之处,就是关注儿童成长,注重应用和实践。
教育就是努力为孩子创造“遭遇”的过程,让孩子获得触及内心的遭遇,让他们的生命不再处于隐蔽、沉沦状态。
摘录:遭遇是指与伟大的事物、人物的相遇,是根本的生存意义上的相遇,那种伟大事物、人物的伟大性,迫使人对自己的平庸存在进行省察。危机是突然出现的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并给人带来痛苦的事件,危机打破原先生活的平衡,使人的连续性中断。生命因缺乏遭遇与危机而陷入长久的遮蔽状态,遭遇与危机的
出现为生命走出遮蔽状态提供了可能。遭遇与危机根植于人的命运中,人需要在危机中重建信任,在信任中直面危机。
今天早上读完了第三章《空间与时间》很喜欢这一部分。做一部分书摘
第二、三章节中,作者反复采用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对这概念进行剖析。空间内在于人的存在之中,又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无家可归是人的宿命,学习“居住”是人的宿命。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无家可归”的人重新建造家园,不仅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而且从他们身上发展能实现真正“居住”的内在条件,即对世界的根本信任和希望。
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给孩子提供安全、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让学校成为老师和孩子的家园,让教室成为师生共同生活、学习的家园。最后,还要把自己的腿安队筑造为家园。
生命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有各种形式,专注时间,休闲时间,暗时间,高峰体验压缩时间。人要学会珍惜时间。学会把过去吸收到现在,并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今天早上孩子起的晚,我完成了读写任务后,又把《民主主义与教育》拿出来看。觉得还值得反复阅读。新网师课程我还是打算少而精的选修。腾出更多时间啃读《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爱弥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