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启蒙教育”的两个极端

“启蒙教育”的两个极端

作者: 准准贝贝 | 来源:发表于2023-05-05 16:34 被阅读0次

今天讲启蒙教育,容易走的两个极端。内容来自于2014中国好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第144页。

“启蒙教育”的第一个极端是,把“启蒙教育”和“提前学习”混为一谈。

这种做法是,早早逼孩子学习功课,令孩子厌学和大脑迟钝。“启蒙教育”和“提前学习”实际上是性质相反的两种东西。前者激活了孩子的脑力,后者只是往大脑中灌输了一点知识;对未来学习的影响,前者是推动力,后者很可能成为阻力。这里面的分水岭,就是整个学习过程,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启蒙教育的问题上,形式不重要,感觉才重要。

启蒙教育的第二个极端是,孩子在学龄前什么也不学。

其实,什么也不让孩子学,就会误失“启蒙教育”的良机。有一段时间,家庭、幼儿园都急于把小学的课程灌输到孩子头脑中,上小学前,就学会了拼音、100以内的加减法,父母们意识到这种做法是违反科学的,一些人勇敢地抛弃了这种做法,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不知不觉中,他们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孩子在学龄前什么也不学。

尹老师接触过一位“海归”,她接受了“ 玩耍就是教育”这一理念,就什么也不让孩子学习,只让他玩,甚至不把孩子送幼儿园,担心幼儿园会教孩子认字、学拼音。孩子在家里除了摆弄玩具、和老人逛菜市场,就是看电视。结果上小学后,孩子学习非常吃力,很快表现出厌学和自卑。分析这位家长的做法,她把学习和快乐对立起来,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她让孩子在学前完全没有智力生活,所以后来孩子在学习上的吃力几乎是必然的。

把学习和快乐对立起来,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其实这两者完全不对立。人的天性是爱学习的,如果学习没有奴役过孩子,孩子是不会反感学习新知识的。一个背了100首唐诗的孩子,就肯定不如一个只背了10首唐诗的孩子快乐吗?数量说明不了什么。诗歌是如何背会的,在什么心情下背会的,孩子的感觉如何,这才是判断的标准。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总结,启蒙教育,包括情感启蒙和智力启蒙。在孩子早期,父母多跟孩子接触,多抚摸他,多抱抱他,多和他说话,就是对孩子的情感启蒙;在孩子早期,父母多给他讲故事,陪他进行亲子阅读,带孩子一起背诵儿歌,古诗等,就是对孩子的智力启蒙。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很重要,就是这个智力启蒙和情感启蒙都必须要在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呀!

中国人早就悟透了早教的重要,所以才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一个新的小生命来到世上,在平均25000天的人生中,必须在最初最弱的1000多天中完成从混沌走向清朗的大飞跃。这是生命中最初的一次飞跃,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飞跃。一个人将来站在什么位置和高度,固然和他成年后的努力及机遇有关,但基础却是在童年打下的。这就是启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章

  • 两个极端?

    昨天晚上一位朋友来电,我们聊天,聊到我之前的事情。 他问我最近怎么样,我说很好啊,每天都舒心有充实。 他调侃说:“...

  • 两个极端

    有人活在自己的诗中 呐喊彷徨 有人活在别人的诗中 不可自拔 2016.12.04

  • 两个极端

    困境往往会造成两个极端,一个是奋发向上,一个是一蹶不振。因此这两个极端也造成了两种结果,一种是摆脱,一种是屈服。

  • 两个极端...

    脾气极好,脾气极差。 很懂事,很任性。 很爱笑,很爱哭。 爱说话,不爱说话。 很安静,很疯狂。 这就是大多时候的我...

  • 两个极端

    今天晚上妹妹有舞蹈课,又不想去上了。每次听见妹妹说这个也不学,那个也不学,甚至学校都不想上的时候,觉得上天真是公平...

  • 两个极端

    路过一个小超市时,听到一个小朋友在哭,她的妈妈在旁边怒斥:“你看到什么都要,我再也不是你妈妈了。” 进入电梯间时,...

  • 两个极端

    和谐的婚姻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呢?它应该是夫妻都离不开彼此的,虽然爱情已慢慢淡去,亲情却是最为浓厚的。 有人说,婚姻时...

  • 两个极端

    同样是对待一个孩子,有的人马大哈,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没有安全意识;而有的人提心吊胆,就怕磕着碰着生病啥的。 许婧...

  • 两个极端

    我常常上网看文章,会看见一些up主说他们的猫怎么怎么可爱的。 他们因为拍视屏的缘故,会把猫伺候的好好的...

  • 两个极端

    轻松时很快能融入人群,口无遮拦,没心没肺的傻笑,说话时时不时要触碰对方,提醒对方听我说话。约局多也能轻松自如的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启蒙教育”的两个极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kq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