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百日成长湖南长沙班3003337第二组洒脱喜悦组2023.1.9刘美廷家书
前几天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是这样的: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莫 通:暮)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大意是:孔子和子路等弟子坐在一起聊天,问他们未来的计划打算怎么做?子路抢先回答,说自己打算如何治理一个“千乘之国”,用三年时间使人民勇敢且有礼。孔子听了只是笑笑(夫子哂之)。冉有谦虚一点,说自己打算如何治理一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地方,会达到什么效果。公西华更谦虚,说自己不敢说会做到怎么样,但是愿意学习,并愿意为弘扬礼乐兴邦而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放下正在弹的瑟直起身子说:“我和他们的志向不同。”接着曾皙描绘了一幅很美好的画:“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孔子最后说:“我最赞同曾皙的志向。”
礼乐兴邦,礼仪治国一直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他的弟子也都努力学习,弘扬老师的主张,故事中出现的几个弟子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很有才华。那为什么前三个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只是笑一笑,曾皙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孔子却说:“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皙!)”呢?
前三个人,虽然说的是礼乐兴邦,但是都讲的是自己想要用礼乐去治理某一国一地域的具体行动以及未来要达到的效果,是“目标”,是宏伟蓝图,特别是子路有夸口之嫌。所以孔子说:子路口中说礼仪,自己却不谦逊,因此“夫子哂之”。
而曾皙描绘的是一个美好的状态,人民生活在礼乐的熏陶中其乐融融、享受生活的状态,孔子很喜欢。
新的一年,我们都要做新年规划,如果我们的规划也像前三个弟子一样,或定得过高,就有夸口之嫌;或定得太具体,比如:要读20本书,要每天跑三公里,一周运动三次等等,就会有压力。没达到,会让人沮丧。
但是如果我们的新年规划是让自己时刻活出一个轻松自如的状态,我们的脑海中的美好画面就会提醒我们适时调整自己,不断成长。这样,即使没有定具体的目标、数字,我们也会有很大的成长。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给孩子定下具体的目标,上一年级前要认识多少个字,读多少本书,会讲多少本英语绘本,会做什么难度的数学题,一分钟要跳多少个绳……我们就容易焦虑,达不到目标就容易有情绪;而且会不自觉地和其他牛娃攀比。孩子学不进去,妈妈也会抓狂。
但是如果我只是想培伴孩子快乐地成长,给她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增长她的见识,那我们的互动状态就会是轻松愉悦的。状态一直好,孩子就一定会成长。
因此,我心中的新年规划就是:
1.让自己活出快乐自如的状态。
2.让亲子陪伴温馨愉悦而有品质。
希望我能不忘初心,随时调整。
这一次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强制按下了一个暂停键,隔离了十多天,察觉到还需要慢慢休养生息。我觉察到病毒在提醒我:
1.要有储蓄。不过度消费,存钱以应对突然而来的危机。
2.要孝顺父母长辈。这波疫情对老人十分不友好,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再来痛苦。
3.要享受当下。未来还没有来,当下状态美好,未来就会好好来。当下焦虑未来,未来还是会焦虑未来,人生就会虚度。
4.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户外活动、起居饮食习惯,都要健康有规律。
以上这些点,就是我的新年规划了。
期待明天2023.1.10唐志军学长的精彩家书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