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读到了“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的句子。
“鸡栖于埘”,是指栖息在墙上挖掘的土洞里;“鸡栖于桀”,则是指栖息在竖立的木桩上。这都是野鸡的习性,家禽把它们保留了下来。
无论是土洞还是高处,鸡栖息在这些地方自有道理,可以规避野狗、黄鼬等野生动物的侵害。晋代陶渊明的笔下,就写过“鸡鸣桑树颠”,时光越千年,鸡们的基因记忆还是如此顽强。
我小时候在矿区住平房,我妈妈也养鸡,鸡没有树可上,散放在院子,时不时就跳上窗台。它们有时眯着眼趴在窗台上小睡,稍有一点儿动静,就睁开眼睛探头张望,警惕得很。
那时我认为鸡栖息在窗台上绝不是躲避危险,瞧那瞪着的小圆眼睛,总是窥视屋内的动静,简直是别有用心。我很讨厌它们,嫌它们随地便溺,拉得满院都是鸡屎,不小心就踩上一鞋底子,烦死了。不过,当我吃鸡蛋时,又觉得这些鸡很可爱。每天吃一点野菜糠皮,就能下出又红又大、咬上一口香遍全身的鸡蛋来,不可爱才怪。
我回农村后也开始养鸡,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为了吃蛋吃肉,有几只鸡在院的一侧,整个院落好像多了几分生机。鸡用围栏圈出一块专用之地,里面栽上了李子毛桃和苹果树,鸡们时常就飞到树上栖息。树不在多高,只要高出地面,鸡就有一丝安全感觉,它们真是随遇而安。时常听闻一些人家的鸡被老鹰俯冲下来捉了去,我家的鸡却从未丢失过一只,想来是“鸡栖于桀”,是这些树的功劳吧。
“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吟诵诗经里的这些句子,眼前也常浮现出土窗台,树桩子,袅袅炊烟,满地鸡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