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的种类太多,说话也应是其中之一。小时候,母亲常说的一句话,至今还回响在耳际,“好汉长在嘴上,好马长在腿上”,还有“会说话当银钱使”,都有一定道理;但有人真不太会说话,我就算一个,甭说别人,我对自己就非常不满意,可又真无奈啊!似乎想改变也很难,回顾过去,有两次因说话不当,非常后悔,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也一直耿耿于怀。
参加工作两三年后发生的一件事,因我所在学校是寄宿制,除极少数学生走读外,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都住校。记得有次学校收学费,那时农村的家庭都是非常困难的,往往交学费或书费时,都得拖好长时间才能收齐;那次学生来到学校,还没有开始统一收,班里有一个学生就跟我说,他的钱掉了,但他知道是谁拿的。
当时年轻气盛的我,直接找到这位学生,向他追要,但他不承认,我越发火,他越不认账,一口咬定“没拿”;因他比我所教的学生大一届,已在学校一年多,对各方面已相当的熟悉,不像刚去的新生一样,一切都还生疏,会有一种畏惧感。不过,也得确信,有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其说话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也能称为心理承受能力强,真是脸不红,心不跳,应对自如,这在后来的工作中也曾多次遇到这样的学生。
事情后来得到解决,还是我跟那个学生的班主任陈老师说明情况,他单独跟那位学生谈了谈,时间不长,那位学生乖乖的承认并把钱还给了我的学生。当然,以后几十年的教学经历中,在处理学生的各类事情上也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各种各样的学生、家长都见识过,所有的问题都得以化解。近几天,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谈到说话艺术,才又想起这件事,再次重温,感触很多。
第二件事是在十年前,那时,两校刚合并,紧接着就是招生,在新生报名时,我们小组里有一位女教师,看上去三十来岁,个子挺高,因正是暑期,天气较热,她上身是短袖,下身穿着筒裙,脚穿拖鞋,一副休闲打扮,决不像没结婚的,俨然一中年妇女。
我当时冷不丁的问了她一句:你家小孩儿多大了?谁知她竟回答我:我还没成家呢?我一下尴尬了,不该这样唐突,应当先问人家是否成家?再问其它,唉!都是不会说话的缘故。这位女教师当时已二十八岁,两年后才结了婚。
一个人,会说话与否,跟知识和学历没有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我知道自己不会说话,因此,在一些场合,我就少说,或者不说。不是有句话叫“祸从口出”吗?我就遵循这个观点,既然不会说,就不说。
说话是一门艺术,经过刻苦训练,也许会有进步,但对我来说,自认为是无用的,即使练习,也不会有变化。我深知:同样一件事,有人会办成,有人就办不成;同样一件事,有人说来就很好听,有人说来就不耐听,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真大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