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看的第一本非常重口味的书。
这是美国影史最经典的恶魔形象没有之一,扮演者仅凭借片中出场的16分钟就拿下了奥斯卡的影帝,并成为了无数人一生的心理阴影。
虽然我这个文大概也没什么人看,不过还是提醒一句:没错,就是你心里想到的那个名字。
是那个只要提起名字就能让八尺壮汉瑟瑟发抖,让少男少女不敢出门走夜路,还会出现在无数人噩梦里的“恶魔”。
趁现在快退出去!
没错,我说的就是“汉尼拔”,所以,我新年看的第一本书就是《沉默的羔羊》。
几年前已经看过电影版本,因此对小说版开始有所期待。但我估计是因为自己拖延症太严重的缘故吧,一直拖到了去年年底才开始看这本书,过完年才看完。所以说,拖延症是真的要不得。
但是要聊聊这本书,我觉得电影版一定是绕不开的。
因为脱离开影帝霍普金斯的完美演绎,汉尼拔也会泯然众人,与好莱坞大片里流水的反派一样成为笑话或者很快被忘记。
就像小说里写的“他不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邪恶而作恶,他永远是这些邪恶的主人。”
汉尼拔跟所有的影视剧反派都不一样,悲惨的童年,少年时曾受到的霸凌…
这些对于汉尼拔来说,毫无意义。
“我关注教堂倒塌事件,有点意思。西西里岛上最近倒了一座,你见着了吗?神奇极了!在一次特殊的弥撒上,教堂的正墙倒在了六十五位老太太身上。那是邪恶吗?如果是,又是谁干的?假如主高高地在那儿,那他就爱这结果,史达琳警官。伤寒和天鹅——全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汉尼拔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险恶,也懂得人性最阴暗的一面。他作为一个精英中的精英,在大部分小说里会是一个智者式的人物,会在主角掉下悬崖时送武功秘籍;在主角走到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为他指明方向的人如果成为反派,要怎么办呢?
FBI的实习生史达琳就面对这样的问题,嫌疑人智力极高,精通天文、地理、艺术、音乐、数学、物理学、心理学、医学、解剖学,甚至能分辨出香水和香波的品牌。
这样的天花板人设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与好莱坞抱着小猫的传统反派孑然不同。
对莱克特医生来说史达琳也确实是他这十几年监禁生涯里一个难得让他感兴趣的存在,史达琳的上司克劳福德这一次确实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尝试让实习生史达琳前去会会大名鼎鼎的莱克特医生,看看能不能从他嘴里问出一点关于野牛比尔案子的线索,但其实他也并不抱什么希望。毕竟这十几年不管是警局的人还是精神病院的人都对莱克特医生束手无策。
本来应该是询问主导方的史达琳被莱克特医生不断打断,有意引导下只能把自己童年在姑妈家的过去讲给莱克特作为“野牛比尔”案子信息的交换。
“是的。我来是因为我们需要您的——”
“野牛比尔的事儿你了解多少?”
“谁也知道得不多。”
“报上都报道了吗?”
主导者成了犯人,探员正在被询问。
史达琳就像小猫一样被莱克特在手掌心里戏弄,之所以让人恐惧就是因为这种玩弄不依赖于任何的'金手指'或者'剧情外挂'。
现实世界里也许没有抱着小猫说要毁灭世界的人。但一定有像猫抓老鼠一样,折磨、戏弄着受害人的恶魔。甚至因为莱克特并没有实质上伤害过史达琳,所以有一部分人觉得莱克特医生'人很好',他们已经忘了汉尼拔做过的事。
“史达琳发现,自己已由感觉恐惧转而变为感觉低贱。”
甚至被莱克特医生恣意嘲笑,也被解读为一种类似长辈不讨好式的关心。这算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症状”的吗?
“你想用些数字来研究我,史达琳警官。野心真不小,嗯?背着个漂亮的包,穿着双便宜的鞋,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个什么样子吗?你看上去像个土包子。拾掇得有模有样,硬挤乱忙的一个土包子,有一点点品位而已。你的眼睛像低廉的诞生石——偷偷摸摸捕捉点什么答案时,整个表面都放光。”
仅仅从一双便宜的鞋子,莱克特就能看出史达琳的整个童年。在莱克特面前,她没有秘密。
他并不想杀死史达琳,甚至对史达琳有那么一点兴趣。所以他的目光打量着,打探着史达琳童年的故事,也可以拿出一点野牛比尔的消息作为交换。
汉尼拔看着你的目光就像被大型食肉动物盯住,杀气腾腾的感觉让人浑身僵立,冷汗直流。
这就是汉尼拔的恐怖之处。
沉默的羔羊
【美】托马斯·哈里斯、杨昊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