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雨了,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整整一天,给空气总是带着沙尘的北京,带来了一丝清透。
小雨降临之前,风先提前跑来报信。
它从四面八方带来了雨的讯息,空气带着潮湿的因子,打在人脸上凉凉的一股清爽,有泥土的味道,有树木的芬芳,还有雨水的腥甜。
坐在楼上,看着云一片片的从远处飘来,彷佛金戈铁马的战军挥舞着战旗汹涌来袭击,风是云的助力器。
昨天看的书《看不见的森林》,正好也在讲述风对于一平方区域内的小小坛城的影响,不由的感叹自然法则的奇妙物语。
风是自然的邮递员,为春生短命植物或者高大的森林树木充当免费的搬运工。
花粉在风的作用下,四处飞舞,将自己的下一代委托给风来传播。
一颗颗树木,一株株植物,都在狂风的呼啸中完成了受精。
然而风也是双向的,当那不可阻挡的力量,生猛的席卷树木时候,如果不懂借力而生,那么结果就是被连根拔起,或者被风“劈砍”的满身疮痍。
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就在于,那些似乎没有语言的沉默植物,却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和处事原则。
在经历了以万年为单位的时间跨度中,他们学会了适应与妥协。
树木为了争夺阳光的普照,拼命的向上生长,形成了高耸的枝干,只为了在冠层夺得自己的领地。
为了应对狂风的暴力,他们会将树叶像由外向内的弯曲,这样受力面积就会变小,纵使成千上万片树叶都在空中摇曳,但是承受的外力却比叶片舒展时候要小的多。
以这种自护的方式,在自然中活过一年又一年。待到风雨过后,再次重新舒展叶片,傲立在枝头,像一个个正气飘扬的小旗。
面对风的威势力,树木选择与道家相呼应:“无为而治”不反抗,不抵抗,以柔软的姿态耗尽对手的体力。
疾风知劲草,道就是树木主义。
反观我们人类的社交活动和生存之道,似乎却不如那些树木那么聪明灵活。
我们有太多人,不是在借助“风”的力量,顺势而为,而是拧巴的与之对抗。
这就让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可逃脱的恶性循环,越拼力越辛苦。
很多人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里,认为全世界都是丑陋的。好像荀子所提倡的“性恶论”,人出生即是险恶的。
但是我认为社会环境几乎是趋定的,再坏就也就坏到山崩地裂,山洪海啸。但每次风雨飘摇之后,我们仍旧能够看到那迤逦的彩虹。
大自然再恶劣的摧毁一切,也会给自然喘息的时间。
真正让人们感受到,无以复加的疲惫和焦虑的,其实是我们人类自己。
在地球这个大的自然范畴下,许多动物灭绝了,许多动物为了应对越来越艰难的环境以及人为的破坏,都在不断的倒逼自己的进化。
北极熊为了寻找食物跋涉千里之遥,进入俄罗斯的领土觅食;宠物狗为了赢得主人的恩宠进化出了“委屈眼”;
而只有人类,在难关上,总是想的太多,想的太杂,很难进入一轮新的自我修炼。
害怕,恐惧,其实都是自己的心魔,是自己真正成长的绊脚石。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说服自己,从新开始。
像婴儿学走路,带着无知无畏的天真与烂漫,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或许会摔倒,或许会走一步二步,或许真的就能走下去了呢?
但也总比站在原地,像个傻子来。
由风带来的启示,或许片面,但也有其道理。
或许我们都该:像风一样自由,并与风共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