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0:宋代如何走出五代十国的阴影?
宰相吕端,大事不糊涂。
中国历史上,权力继承通常有两种模式:“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前者成立的前提条件是皇权合法性被全国上下认可,后者的基础是暴力掌控,谁更有军事力量谁就更有话语权。
在动荡飘摇的五代十国的影响下,为保障王朝的延续,选择更年长,更有政治军事经验的候选人继位更具合理性。
“理解人类的局限性,是智慧的开端。”
公元1001年:四川为什么叫四川?
五代十国的大背景,动荡分裂,新秩序建立之难。宋代建国40年仍存在地方割据状态。
兵变模式:权反在下,阴谋拥戴。即下面的兵推选一个人当上面的头。枪打出头鸟,兵变失败面临杀头的风险,成功下面的兵也可以享受到收益。
土崩:完全无秩序,重新建立新秩序更容易。瓦解:分裂的局部秩序,建立整体的新秩序更难。即宋朝面临的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形势和逻辑依旧在。大时代环境影响一代人的生存逻辑。
公元1002年:科举为什么发生基因突变?
科举制的本质是自荐制,保证充分的公平,打破阶级固化,人才的充分的流动,不管是什么阶层的人才都有命运的掌控感,剔除了人才筛选过程中人的干扰因素。一考定功名,有片面性,但也强调人的发展性,考试只是入门的筛子,未来晋升的可能性也在于个人的发展。
与自荐制对应的是他荐制,更强调人的关系,人才选拔的成本更低但也更容易滋生小团体腐败
宋朝科举制防作弊黑科技有殿试、锁院、糊名、誊录,是皇权对抗官僚体系的表现,人才标准的制定权由天子一人制定,规避了寻租和腐败。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