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下半年到最近,我了解的一些情况。
有朋友刚辞职,自己投钱,开始验证需求市场。
有朋友上一个创业项目已结束,还在看下一件事情是什么。
有阿里前同事上一个创业项目结束了,回阿里上班了。
有朋友在目前公司几乎待不住了,想创业,但没想好做什么。
有朋友还在职,有些创业想法,但还待验证产品与市场匹配。
有朋友已辞职,但还没找到合适的需求市场。
有朋友已辞职,赋闲在家好几个月了,新工作还没落实,想创业但不知道做什么。
有投资人和FA朋友开始创业,进入了某个赛道或者组建了新的创投基金或FA公司。
...
每一年这样的故事都在发生。
2014年初,我在想继续呆在阿里还是出门创业,数月后决定离职创业做早餐外卖。
当时创业主要动力是如果能做成一家盈利公司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还能赚些钱。
我做的两家创业项目呆鹅早餐、有喵租包已结束业务,未实现存活及盈利。
呆鹅早餐我个人投入约100万元,有喵租包累计融了2轮合计2000万元。
做有喵之前,在盈动资本做了大半年投资,看了不少项目,参与了一些项目投资决策。
目前和同事在验证创业教育需求,希望在数月内达成产品与市场的匹配(PMF)。
那么,该如何选择“继续上班还是创业?”
---
先看“上班”和“创业"的不同含义。
上班
指个人出售一份时间资产,换回一份收入。
个人时间在市场里获得一个价格,雇方购买了时间,再获得和客户之间的交易剩余价值。
个人是一个最小单元公司,被雇用状态中的单位时间价格有其上限,无法获得交易剩余。
创业
个人构建并经营一个资产,这个资产能持续满足客户需求,换回持续的收入。
这个资产由人才、现金、软件、工具等生产资料组成。
创始人和主要股东获取了大部分的交易剩余价值。
一种特殊情况是个人的一份劳动时间可以卖多次,获取了交易剩余,即获得被动收入。
例如写了一本书,发了一个软件工具,一次投入,重复销售,获取多次收入。
上班或创业是人生课题中工作课题选项。
可依据选项“意义”及“成本”来判断选择。
意义
阿德勒说“并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上班或创业都是一个人生课题选项,和每个人所定义的人生意义内容有关。
你觉得有意义且愿意执行的选项,就是有意义的选择。
意义是一种个人定义的有用与值得,也可能是一种对他人的贡献感。
比如我认为,知识教育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行业,这个行业在帮助扩展个人的认知技能;
宜家、无印良品、优衣库这类企业比奢侈品企业有更广泛的意义。
成本
上班和创业是彼此的成本,“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选择某个选项,就是放弃了另一个选项的成本。
成本包括选项对应的时间及货币投入、乐趣、收益等。
例
孙悟空师傅在阿里还有10000股RSU(期权),已待3年,再待1年就能完成这批期权归属。
阿里股价按157美元计,汇率按7算,10000股就是1099万元,10年后可能再涨几倍。
1099万元就是提前1年离职创业的货币成本。
悟空可能还有晋升机会,这也是成本之一。
一个简单的判断,创业潜在收益比“上班+理财”更多吗?
若更多,可做;
若更少,可不做,除非你觉得这件事特有意义,不做后悔,那就做。
如果意义和成本产生冲突呢?
我认为优先选择意义,个人时间会服从意义,意义是个人最大成本。
如果你选择成本优先,主要指收益相关成本,这是你定义的优先意义。
如果亲友提供了一些期望或压力,宜放下。
如果想给别人证明点什么,宜放下。
创业或上班都不应是为了外部评价而存在,个人无须向任何人证明自己。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或认可而活着,也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或认可。
创业只是个人的可选项,不是必选项,上班加理财投资也能过好一辈子。
就像财务自由也是可选项,不是必选项,个人多数时间内是一家盈利的个人公司就可以。
做喜欢或可接受的工作,有些可实现的动态目标,有时间体验不同的生活内容就有意义。
无论创业还是上班,个人及伴侣,子女,双方父母,都应有一份重疾险和意外险。
夫妻俩人还可有一份互助险。
每个人都有患病出事的概率,基础保障先做好,十分必要,宜马上行动完成配置。
---
如果考虑创业,若满足如下3个条件,创业过程会更轻松愉快些。
1.一份满足18个月个人支出的备用金
18个月内创业者通常缺乏收入,需有足够的现金满足生活支出。
18个月的时间足够用来达成"产品与市场的匹配(Product-Market Fit,PMF)","产品与获客渠道的匹配(Product-Channel Fit,PCF)",及做增长和融资的时间。
通常数月内就能验证需求假设及PMF是否达成,进行所需转型调整等工作。
这个周期也预留了结束创业,找份工作的时间。
如果个人已经财务自由,被动收入大于日常支出了,这种情况下创业会倍加轻松。
2.发现了一些值得解决的需求,同时有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包括已存在需求未被很好满足,或存在的需求未被满足。
最好已初步形成一个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可开始验证PMF。
通常这类洞察基于个人对某个行业市场的实践与思考。
例
对于全自动猫砂盆需求,你有一个造价更低、使用简单的最简样品(MVP)可用于验证。
3.使用精益创业方法开展创业
精益创业(The Lean Startup)方法提倡低成本开展创业,降低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不少需求假设只需在数月内花几百元几千元就能验证出是否能达成PMF。
创业不是投入好几个月时间、资金、团队埋头造一个完整产品,再推向市场。
创业宜单人开始,找到值得解决的问题,通过MVP去验证PMF,形成盈利,开始增长。
精益创业适用于各行业。
如果数月之后没达成PMF, 主要成本是个人这几个月的时间和工资。
成本可控。
下一步,可继续做产品与需求的调整验证至达成PMF,或回去上班。
谨慎举债创业,谨慎卖房创业。
合理创业一开始就能用产品服务换回收入,获得盈利,再求增长。
如果PMF和PCF已达成,公司已盈利,增长稳定,可做股权融资,可找银行贷款。
---
对在大厂工作的朋友建议
如果有期权,优先呆满4年,拿到大部分期权,或至少呆2年,拿一半期权。
拿住股权,尽量别卖,先放个10年再看,前提是你认可该公司长期价值。
有无期权,都建议呆满3年,认知技能会提升,在岗做出好业绩,坚持学习和交朋友。
业余时间可先测试MVP和PMF,再考虑离职创业。
如果在负责增长空间大的产品业务,甚至还有做高管、合伙人的机会,先呆着挺好。
创业机会窗口也不缺这几年,每一年都有新需求机会。
要职在岗几年后,合理配置资产,可能已经财务自由了,再创业就会平静、耐心得多。
别老想着做一个大平台,连接器平台每年在减少,做平台不是创业目的,只是一种结果。
创业目的是满足需求,得到乐趣,实现盈利。
---
上班或创业都应该是一件个人愿意做,能做好的平静愉悦之事。
如果不是,可以换工作或换创业项目。
上班或创业是一个阶段选项,自愿接受该选项的成本和意义就可以。
---
这里有一个验证中的MVP
精益创业1对1约聊
上班还是创业?如何找到PMF?取名?定价?增长?融资?团队?...
用精益创业方法工具开展低成本创业,可降低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MVP、PMF、PCF、CAC、BML、TAM、UnitEco等方法工具学习及使用。
我会认真倾听,再关联工具,和你一起讨论形成执行做法建议。
语音、见面、文字皆可
1000元/小时
请加个人微信 " lanyaodong2 "交流
2019.8.7 蝉鸣.杭州
豆花创业-精益创业咨询、教育服务。欢迎交流。
网友评论